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非法提供品、精神药品罪的认定和处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14 16:51:57
文档

非法提供品、精神药品罪的认定和处罚

非法提供品、精神药品构成本罪,没有具体数量标准。根据案情综合考虑,情节轻微且危害不大可不定罪。违规提供药品用于医疗、教学、科研不属犯罪,但需受行政处理。向走私贩毒者提供管制药品定罪处罚。自然人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单位犯罪对单位判罚金,对负责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法律分析;本罪的构成是行为人非法给相关人员提供品、精神药品等。非法指行为人没有经过国家法律批准或授予的一切行为。本文就罪名的相关知识做一下阐述。
推荐度:
导读非法提供品、精神药品构成本罪,没有具体数量标准。根据案情综合考虑,情节轻微且危害不大可不定罪。违规提供药品用于医疗、教学、科研不属犯罪,但需受行政处理。向走私贩毒者提供管制药品定罪处罚。自然人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单位犯罪对单位判罚金,对负责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法律分析;本罪的构成是行为人非法给相关人员提供品、精神药品等。非法指行为人没有经过国家法律批准或授予的一切行为。本文就罪名的相关知识做一下阐述。


非法提供品、精神药品构成本罪,没有具体数量标准。根据案情综合考虑,情节轻微且危害不大可不定罪。违规提供药品用于医疗、教学、科研不属犯罪,但需受行政处理。向走私贩毒者提供管制药品定罪处罚。自然人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单位犯罪对单位判罚金,对负责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

法律分析

本罪的构成是行为人非法给相关人员提供品、精神药品等。非法指行为人没有经过国家法律批准或授予的一切行为。本文就罪名的相关知识做一下阐述。

本条没有规定具体数量标准。也就是说原则上只要向吸毒人非法提供毒品,就可构成本罪。但在实践中,并不是对所有非法提供毒品的行为都定罪,而要综合全案各种情况,如偶犯、初犯等情况,根据本法的规定,如果数额较小,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在实践中,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品和精神药品的人员或单位违反规定,向他人提供品和精神药品没有合法的审批手续,但是确实用于医疗、教学、科研的,不属于犯罪行为,但对于其违法行为,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或给予行政处理。

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或者以牟利为目的,向吸毒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品或精神药品的,依照本法第347条规定定罪处罚。

处罚

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nbsp。

拓展延伸

品、精神药品违法供应的法律界定和惩罚措施

品、精神药品违法供应的法律界定和惩罚措施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非法提供品和精神药品行为进行界定和相应的处罚措施。在我国,非法提供品、精神药品被视为违法行为,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法律规定,非法提供品、精神药品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包括但不限于拘役、有期徒刑、罚金等。同时,相关法律还规定了对于非法提供品、精神药品的违法所得的追缴和没收,以及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吊销执业证书等行政处罚措施。通过对违法供应行为的法律界定和惩罚措施的严厉执行,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结语

非法提供品和精神药品是构成本罪的行为,无具体数量标准。根据案件情况综合考虑,对于数额较小、情节轻微且危害不大的行为,一般不认定为犯罪。从事相关药品生产、运输、管理、使用的人员或单位如未经合法审批向他人提供药品,但用于医疗、教学、科研等合法目的,不属于犯罪,但应受到批评教育或行政处理。而对于以牟利为目的向吸毒人提供国家管制药品的犯罪分子,将依法定罪处罚。自然人犯罪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医疗机构、医师违反规定使用品、精神药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有关法律、行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修订):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 生产、销售假药,或者生产、销售劣药且情节严重的,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百分之三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可以由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

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假药、劣药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予以没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四十五条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治疗的需要配备执业医师。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执业医师具有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可以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对戒毒人员使用品、精神药品。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业医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文档

非法提供品、精神药品罪的认定和处罚

非法提供品、精神药品构成本罪,没有具体数量标准。根据案情综合考虑,情节轻微且危害不大可不定罪。违规提供药品用于医疗、教学、科研不属犯罪,但需受行政处理。向走私贩毒者提供管制药品定罪处罚。自然人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单位犯罪对单位判罚金,对负责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法律分析;本罪的构成是行为人非法给相关人员提供品、精神药品等。非法指行为人没有经过国家法律批准或授予的一切行为。本文就罪名的相关知识做一下阐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