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借条的有效期限和借条与欠条的区别。借条本身没有有效期限的限制,但借款纠纷可能会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再保护。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延长。借条和欠条的含义及其相应法律关系、产生的原因、区别的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法律分析
一、借条的有效期限是多长时间?
1.借条本身没有有效期限的限制。然而,借款纠纷可能会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如果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再保护。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延长。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借条和欠条的区别是什么
1、含义及其相应法律关系不同:
借条一般反映为法律上的借款合同关系,借条则是借款合同的凭证;而欠条则是往往是当事人之间的一个结算,是一种比较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
2、产生的原因不同:借条一般是基于借款事实而产生;但是欠条则可能是多种法律关系产生的后果:譬如买卖、服务等。
3、区别的法律后果:
(1)未规定具体还款期限的借条及欠条的诉讼时效不同:对于没有还款期限的借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
对于没有还款期限的欠条,在债务人出具欠条时,债权人就应当在欠条出具之日起2年内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也就是说,没有履行期限的欠条从出具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
(2)举证责任不同:借条持有人一般只需向法官简单的陈述借款的事实经过即可;欠条持有人必须向法官陈述欠条形成的事实。如果对方否认,欠条持有人必须进一步举证证明欠条形成的事实。
鉴于,欠条和借条的区别,因此,欠条、借条的写法应当注意。
结语
借条和欠条的区别在于其法律关系、产生原因和诉讼时效等方面。借条一般反映借款合同关系,借条本身没有有效期限的限制;而欠条则是基于多种法律关系产生的结算,没有具体的还款期限。在产生原因上,借条基于借款事实,而欠条基于买卖、服务等。在诉讼时效方面,借条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而欠条债权人则需要在欠条出具之日起2年内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因此,欠条、借条的写法应当注意。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民间借贷纠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