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父母没有抚养子女也需要赡养,这是法定义务,不可解除。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成年子女支付赡养费。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父母没有抚养子女需要赡养吗
《民法典》中父母没有抚养子女是需要赡养的。
因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的赡养是法定义务,不会因为任何事由解除。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民法典中哪些情况子女可以不赡养父母
《民法典》中子女可以不赡养父母的情况是,子女还未成年的话就不用承担赡养的义务。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拓展延伸
父母赡养义务的法律要求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差距
父母赡养义务的法律要求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根据法律规定,父母有责任抚养并赡养他们的子女,确保子女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未能履行这一义务。这种差距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如经济困难、家庭矛盾、父母缺乏意识等。这种情况下,法律系统需要更加严格地监督和执行赡养义务,确保子女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社会也应加强对父母赡养义务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促进家庭和谐与子女的健康成长。只有通过法律与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缩小法律要求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差距,为子女的权益提供更好的保护。
结语
根据《民法典》,父母没有抚养子女的义务是需要赡养的。法律明确规定,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未能履行赡养义务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保障子女的权益,法律系统应加强监督和执行赡养义务,同时社会也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促进家庭和谐与子女的健康成长。只有通过法律与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缩小法律要求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差距,为子女的权益提供更好的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二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第二十五条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第二十一条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