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遵循保护合法财产继承权、互谅互让、权利义务一致和平等原则。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对遗嘱继承有限制。法定继承由法律规定的亲属关系决定,不受被继承人指定。遗嘱继承人的份额和范围由遗嘱确定,法定继承人的份额根据情况和赡养扶养情况确定。遗嘱继承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但法定继承人不一定是遗嘱继承人。遗嘱继承顺序优先于法定继承,只有遗嘱无效时才适用法定继承。
法律分析
一、法定继承遗产分配原则是什么
法定继承遗产分配原则如下:
1.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继承权的原则
凡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均为遗产,全得由其继承人继承。
2.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原则
继承人的继承权受法律的平等保护,继承人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3.权利义务一致的原则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4.平等原则
即男女平等,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的继承权是平等的,同一顺序继承人的继承权是平等的。
二、法定继承的特征
法定继承有如下特征:
1.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法定继承虽是常见的主要的继承方式,但继承开始后,应先适用遗嘱继承,只有在不适用遗嘱继承时才适用法定继承。
2.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限制。法律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3.法定继承中的继承人是法律基于继承人于被继承人间的亲属关系规定的,而不是由被继承人指定的。
4.法定继承中法律关于继承人、继承的顺序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的规定是强行性的,任何人不得改变。
三、遗嘱和法定继承人的区别
遗嘱和法定继承人的区别如下:
1.继承份额不同
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是根据所有法定继承人的情况和赡养扶养情况来确定的。遗嘱继承人的继承份额是财产所有人在遗嘱中确定的;
2.继承范围不同
遗嘱继承人必须是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而法定继承人不一定都是遗嘱继承人。因为在遗嘱继承中,根据财产所有人的生前意愿,遗嘱继承人既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也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中的若干人。
3.继承顺序不同
对公民个人遗产的继承,如果财产所有权人生前立有遗嘱,只要该遗嘱是合法有效的,必须按遗嘱继承,而不能按法定继承。
结语
法定继承遵循保护公民财产继承权、互谅互让、权利义务一致和平等原则。它是遗嘱继承的补充,对遗嘱继承有限制。法定继承的继承人是根据亲属关系规定的,不由被继承人指定。与此不同,遗嘱继承人的份额由遗嘱确定,范围包括法定继承人,但不限于其范围。遗嘱继承顺序优先于法定继承,只要遗嘱合法有效,必须按照遗嘱继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三条 遗嘱效力,适用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