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办案流程是什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14 09:26:39
文档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办案流程是什么?

销售假药,应当首先达到该案的立案标准,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再由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结合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定罪量刑。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二)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三)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推荐度:
导读销售假药,应当首先达到该案的立案标准,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再由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结合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定罪量刑。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二)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三)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销售假药,应当首先达到该案的立案标准,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再由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结合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定罪量刑。

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

(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三)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四)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划清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犯罪中其他罪的界限对于同时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根据《刑法》第149条第2款规定的精神,应按处罚较重的生产、销售假药罪定罪处罚。这符合前述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区别界限:犯罪对象不同:一个是假药,一个是劣药。犯罪形态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是行为犯,而生产、销售劣药罪是实害犯,即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方构成犯罪。划清生产、销售假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关键是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是否足以产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结果。实践中对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判断,一般来说应依赖于对假药这种物质和他人使用假药的可能性的事实判断。例如对假药的成分、性质、效用的医学鉴定以及对他人使用假药的可能性的推断。对于虽属假药,但对人体健康不一定产生严重危害的情况,需进行具体鉴定,若药品本身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当然不能认定为构成本罪;若药品本身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当然应认定为生产、销售假药罪。根据《刑法》第141条和第150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是情节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因为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不仅仅是会对我国的患者的权益造成一定的侵害,也是会对我国的医疗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的。

文档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办案流程是什么?

销售假药,应当首先达到该案的立案标准,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再由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结合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定罪量刑。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二)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三)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