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房应量力而行,不要被房价数字忽悠。先了解楼市再买房,分析开发商品牌实力。购房资金不要一次性投入,选择户型实用率很重要。对周边环境要心中有数,不要冲动下定金。合同签订要仔细,贷款约定要谨慎。
法律分析
一、购房应量力而行
刚需族多数是年轻人,购房时应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追求一步到位。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适合的楼盘,尽量选择二三房中小户型。
二、不要被房价数字忽悠
面对房子的最终成交价,购房者既要作横向比较,看看其他类似楼盘价格如何,也要结合自己的购房预算进行比较,超出太多的话,可以考虑推迟买房。
三、先了解楼市再买房
房价居高不下,买房可不是儿戏。初次置业者在买房前需要学习了解一些房地产基础知识是必需的。建议购房者在准备购房之前加强对楼市的基本了解。
四、分析开发商品牌实力
品牌因素,也是买房过程需要考虑到的。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大型房企,房子的质量、后期角楼进度、物业管理水平等都有一定保障。
五、购房资金不要一次性投入
开发商为回笼资金,一次性付款购房的折扣力度很大。但站在购房者的角度来看,按揭能大大减轻资金压力,这种付款方式显然更灵活。
六、选择户型实用率很重要
户型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居住舒适程度。层高、进深、开间是最直观能了解到的数据。此外,要对比一下各个户型的实用率,买更“实惠”的房子。
七、对周边环境要心中有数
购买现房是“所见即所得”,买期房则不一定。购房者对楼盘周边环境的潜在变化要心中有数,重点要考察附近是否有制造“三废”的工厂或其它污染源。
八、不要冲动下定金
买房下定金时不要冲动,要明确所购房屋的具体位置、面积、价格;明确签正式买卖合同时间、定金数额、交付时间以及定金返还形式。
九、合同签订看仔细
如今购房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潜在风险很大。业内人士建议,购房者在与开发商进行购房合同的签订时,可请律师办理或给参考意见,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十、贷款约定要谨慎
签订购房合同之后,要注意两点:约定贷款按揭办不下来时的处理方式及约定对双方的违约责任及合同解除条件,最大程度避免可能发生的纠纷问题。
结语
购房需量力而行,不被房价数字忽悠;先了解楼市再买房,分析开发商品牌实力;购房资金宜分期付款;选择实用率高的户型;对周边环境要心中有数;购房下定金需谨慎,合同签订要仔细;贷款约定要谨慎。购房需谨慎决策,合法权益保障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商品房销售及商品房销售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章 销售条件 第七条 商品房现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现售商品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二)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者使用土地的批准文件;
(三)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四)已通过竣工验收;
(五)拆迁安置已经落实;
(六)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或者已确定施工进度和交付日期;
(七)物业管理方案已经落实。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对房屋的转移占有,视为房屋的交付使用,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房屋毁损、灭失的风险,在交付使用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使用后由买受人承担;买受人接到出卖人的书面交房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的,房屋毁损、灭失的风险自书面交房通知确定的交付使用之日起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