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法院指定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15 20:21:02
文档

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法院指定吗

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法院指定吗。只有当未成年人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而且有监护资格的人又协商不成的,才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间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的区别。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的区别如下:1、权利责任的使用范围不同。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进行保护或者对其抚养、照顾、管理、教育以及对其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等法律关系时,使用的是“监护人”;只有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为民事法律行为或者参加诉讼时只能使用“法定代理人”。2、身份不同;
推荐度:
导读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法院指定吗。只有当未成年人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而且有监护资格的人又协商不成的,才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间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的区别。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的区别如下:1、权利责任的使用范围不同。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进行保护或者对其抚养、照顾、管理、教育以及对其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等法律关系时,使用的是“监护人”;只有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为民事法律行为或者参加诉讼时只能使用“法定代理人”。2、身份不同;


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法院指定吗

只有当未成年人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而且有监护资格的人又协商不成的,才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间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

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的区别

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的区别如下

1、权利责任的使用范围不同

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进行保护或者对其抚养、照顾、管理、教育以及对其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等法律关系时,使用的是“监护人”;只有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为民事法律行为或者参加诉讼时只能使用“法定代理人”。

2、身份不同

法定代理人是法律赋予监护人一种法定的身份,以便监护人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因此,当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给他人造成损害时,法律规定监护人承担责任的根据在于监护人的过错责任,即监护人没有尽到管束被监护人的责任,而不是由于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形成的责任,也不是监护人在代理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承担民事责任。

3、设定两者的目的不同。

监护人的目的是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解决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事行为能力方面的障碍;法定代理人的目的则在于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行为和诉讼行为,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通过法定代理人的代理,能积极参加民事活动和诉讼活动,满足自己的利益。

实际上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虽然法律并没有禁止,法院不能够指定未成年人的法定代表人,但是发生法院指定未成年人法定代表人的情况往往非常少, 当然如果未成年人认为法定代表人无法很好代替自己行使权力的也可以选择联系律师,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该内容由 张胜云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文档

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法院指定吗

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法院指定吗。只有当未成年人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而且有监护资格的人又协商不成的,才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间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的区别。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的区别如下:1、权利责任的使用范围不同。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进行保护或者对其抚养、照顾、管理、教育以及对其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等法律关系时,使用的是“监护人”;只有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为民事法律行为或者参加诉讼时只能使用“法定代理人”。2、身份不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