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外执行是对犯罪分子实施的一种特殊刑罚执行方式,具备相关条件的罪犯可在患有严重疾病、妇女怀孕或哺乳婴儿等情况下暂予监外执行。监外执行的程序包括人民法院直接决定和监狱提出书面意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或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查决定。监外执行决定书需抄送人民检察院和罪犯居住地公安机关。
法律分析
一、监外执行有案底吗
1、监外执行是对犯罪分子实施的,所以犯罪分子监外执行的,会有犯罪案底。
2、案底是指犯罪记录,被人民法院判处的犯罪分子,就会有犯罪记录。
3、法律依据:《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
二、监外执行程序是怎样的
1、人民法院监外执行程序是首先由当事人可以进行申请,而且对具备相关的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的话,监外执行是一种特殊的刑法执行方式,在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或者妇女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刑罚,可暂由罪犯原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执行,并由罪犯原属的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协助监督的一种特殊刑罚执行方法。
2、监外执行的适用程序如下:
(1)对具备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决时,可直接决定。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载明罪犯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原因、依据等内容,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
(2)在判决、裁定执行过程中,对具备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由监狱提出书面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在看守所、拘役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暂予监外执行的,应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书面意见,报主管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查决定。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批准的决定抄送人民检察院。
结语
监外执行是对犯罪分子实施的特殊刑罚执行方式。因此,犯罪分子在监外执行期间会保留犯罪案底。案底是指犯罪记录,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将有相应的犯罪记录。监外执行程序包括申请、审批和执行等环节,具备相关条件的罪犯可通过人民法院申请监外执行。该程序需经过法院、监狱管理机关和公安机关的审批批准,并抄送人民检察院。这一程序确保了监外执行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九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八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八条 在执行中,需要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的,人民法院可以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