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立案庭的工作职责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16 01:35:31
法院立案庭的工作职责
法院立案庭的工作职责。1、审查决定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2、进行立案登记。3、审查立案。4、申请再审案件,并决定是否再审立案。5、其他案件的立案工作。立案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导读法院立案庭的工作职责。1、审查决定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2、进行立案登记。3、审查立案。4、申请再审案件,并决定是否再审立案。5、其他案件的立案工作。立案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法院立案庭的工作职责:
1、审查决定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
2、进行立案登记;
3、审查立案;
4、申请再审案件,并决定是否再审立案;
5、其他案件的立案工作。立案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立案流程
立案的流程有:
1、当事人或有关人士报案;
2、公安机关受理报案;
3、公安机关审查;
4、凡符合立案条件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的批准,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民事案件,立案需首先向法院递交民事诉讼状、身份证明及相应的证据,诉状内容要有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明确的被告,属于该法院管辖。
法院立案庭的工作职责
法院立案庭的工作职责。1、审查决定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2、进行立案登记。3、审查立案。4、申请再审案件,并决定是否再审立案。5、其他案件的立案工作。立案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