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的区别及定义。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谋取利益;而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逾越职权或不履职导致重大损失。受贿罪主观上为故意非法占有财物,客观上为利用职务便利;滥用职权罪主观上为不当目的或不法方法,客观上为超越职权或不履职。
法律分析
区分标准:受贿罪的定义: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滥用职权罪的定义: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或者不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行为人或者是以不当目的实施职务行为或者是以不法方法实施职务行为;在出于不当目的实施职务行为的情况下,即使从行为的方法上看没有超越职权,也属于滥用职权。
拓展延伸
区分受贿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判定标准
区分受贿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判定标准是确保对违法行为进行准确定性和适用法律的重要依据。对于受贿罪,判定标准主要包括受贿行为的客观事实、受贿人的主观故意以及受贿行为的法律性质。而滥用职权罪的判定标准则涉及滥用职权行为是否超出职权范围、是否存在不当利益交换以及是否导致损害国家利益等。在判定过程中,需综合考虑行为的目的、方式和结果,并依法明确定性。因此,准确理解和应用这些判定标准,对于确保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在区分受贿罪与滥用职权罪时,判定标准的准确应用对于确保司法公正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至关重要。对于受贿罪,需考虑受贿行为的客观事实、受贿人的主观故意以及受贿行为的法律性质。而对于滥用职权罪,判定标准则包括行为是否超越职权范围、是否存在不当利益交换以及是否导致损害国家利益等。综合考虑行为的目的、方式和结果,并依法明确判定,才能确保对违法行为进行准确处理。这对于维护法治、实现社会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