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的违约责任约定无效,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或赔偿责任。无效合同不需通过诉讼宣告,可随时申请无效。合同无效情形包括: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意思不真实、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违背公序良俗、损害他人利益。有效合同需满足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不违法违规、不违背公序良俗。违反强制性规定导致无效,违背公序良俗也无效。
法律分析
一、合同无效的违约责任约定是否还有效
合同无效的违约责任约定是无效的。对于造成合同无效的过错方,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或赔偿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合同无效需要通过诉讼吗
不需要,无效合同是没有诉讼时间的,因为无效合同本质上就是无效的,其无效的宣判是随时的,我国现行法律对合同有效和无效是两种不同的制度规定。由于违法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据此,无效合同并不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而是存在随时宣告无效的情形。因为对于违法行为是不存在保护的,这是对法益的尊重和保障,无效合同随时可以申请无效。
三、合同无效的情形
合同无效具体包括的情形如下:
1.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意思表示不真实;
3.内容违反法律法规中的强制性法律规定;
4.违背公序良俗;
5.合同当事人互相串通,损害他人利益。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结语
合同无效的违约责任约定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无效合同的部分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根据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无效合同的财产应予以返还或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损失。无效合同不需要通过诉讼宣告无效,因为违法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无效合同随时可以申请无效。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不真实、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违背公序良俗、损害他人利益。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相应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违反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第七条 房地产转让,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房地产转让当事人签订书面转让合同;
(二)房地产转让当事人在房地产转让合同签订后90日内持房地产权属证书、当事人的合法证明、转让合同等有关文件向房地产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申报成交价格;
(三)房地产管理部门对提供的有关文件进行审查,并在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申请的书面答复,7日内未作书面答复的,视为同意受理;
(四)房地产管理部门核实申报的成交价格,并根据需要对转让的房地产进行现场查勘和评估;
(五)房地产转让当事人按照规定缴纳有关税费;
(六)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手续,核发房地产权属证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