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待遇项目,其中包括社会保障、住房津贴、交通费、工作午餐、有偿假期、培训、五险一金等。其中,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住房津贴包括住房公积金和住房低息贷款;交通费包括企业为员工上下班提供的交通工具和按内部规定为员工报销上下班交通费;工作午餐和有偿假期则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福利待遇项目,包括基本月薪、综合补贴
法律分析
针对公司员工的福利待遇,您了解哪些方面呢?虽然大部分的了解局限于薪资、社会保险等方面,但您仍然对公司的福利政策有所了解。那么,除此之外公司职工还能有哪些福利待遇呢?
一、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项目:
1、社会保障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这四类险是我国劳动部门规定各类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的社会保险福利。除员工月工资外,企业为这部分保险大约支付相当于工资额的10-20%.有些效益较好的企业还为员工提供了牙医保险、家庭财产险、重大伤残保险等。部分有海外雇员的公司还在聘用合同中承诺为这些雇员的配偶、未成年子女提供医疗、伤残等各类险。
2、住房津贴
传统的中国国营企业,住房分配或廉价租住房是企业提供给员工的最大一项福利。随着国家推行货币化分房制度的开展,企业改实物分房为货币分房,住房津贴按月随工资发放,建立住房公积金,提供住房低息贷款已成为企业为员工提供住房福利的新形式。
3、交通费
主要指企业为员工上下班提供交通福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企业提供交通工具接送员工上下班;企业按内部规定为员工报销上下班交通费;企业每月发放一定数额的交通补助费。
4、工作午餐
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免费或低价午餐。有的企业虽然不直接提供工作午餐,但提供一定数额的工作午餐补助费。
5、有偿假期
有偿假期是指员工不来上班工作仍可取得收入的福利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产假、病(工伤)假、事假、探亲假、婚假、丧假等等国家法定员工依法取得缺勤收入的福利待遇。
(2)公休:是指员工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经上级领导同意,一年中可以享有若干天的有薪假期。企业一般根据种种条件,规定员工每年有五天至十四天的公休假期。
(3)法定节假日:国务院规定中国公民依法享有的包含春节、国庆等的十天节日假。有些企业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了一些节假日,如:中秋节、端午节、厂(司)庆日等等。
6、培训
随着企业对优秀人才和合格员工的渴求,不少企业已明确提出培训是员工最大福利,不断加强对员工培训的设入。目前跨国公司的培训投入费用一般占到年销售收入的0.5%-2%,并且这个比例仍有上升的趋势。相信国内的企业在未来若干年的发展历程中,必将越来越重视培训的投入和产出。
二、五险一金
1、养老保险:单位:22%、个人8%
2、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
3、生育保险:全由单位负担(0.5%)
4、工伤保险:全由单位负担(0.5%)
5、医疗保险:单位:12%、个人2%
6、公积金:单位:7%、个人7%
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同时设有上限和下限,其分别根据本市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和60%相应确定。若在上下限范围之内,则按实际缴,若超过按上限,不足按下限。
你只需将个人承担的百分比乘以缴费基数,得出的总和就是要扣除的部分。
三、福利待遇项目
基本月薪——是对员工基本价值、工作表现及贡献的认同。
综合补贴——对员工生活方面基本需要的现金支持。
年终奖金——农历新年之前发放,使员工过一个富足的新年。
销售奖金——市场人员在完成销售任务后的奖励。
奖励计划——给予对公司具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的奖励。
医疗保险——参加社会统筹福利保险及大病保险。
退休金计划——积极参加社会养老统筹计划,为员工提供晚年生活保障。
其他保险——包括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保险、出差意外保险等多种项目,关心员工的每时每刻的安全。
休假制度——鼓励员工在工作之余充分休息,在法定假日之外,还有带薪年假、探亲假、婚假、丧假等。
国家规定福利待遇一般指基本月薪,社会保险,其他保险和休假制度。其他的福利待遇是公司给的,不是国家规定的。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员工福利待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工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员工的工资水平。
2. 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
3. 住房公积金: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纳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的提取比例、条件和程序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规定。
4. 带薪年休假:员工享有带薪年休假,休假时间、休假方式等由用人单位规定。
5. 非带薪年休假:员工在法定休假日和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6. 加班费: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或者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加班费。
7. 福利费:用人单位可以依照规定为员工提供交通、住房、餐饮等福利,但不得以现金形式福利或者变相福利。
8. 依法为员工提供安全卫生保健:用人单位应当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保健设施,保护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
9. 民主管理: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机制,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依法保障员工的民主权利。
10. 法律培训:用人单位应当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法律培训,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制定员工福利待遇,确保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合法权益。若用人单位违反上述规定,员工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或者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十一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一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十一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