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即使没有带过孩子也有可能成功。根据双方工作、收入、教育水平等因素进行判定,并重视孩子的意见。《民法典》规定,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义务。离婚前两岁以下的子女由母亲抚养,两岁以上的则由法院根据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判决。争取抚养权的关键是尊重孩子意见,并收集有利证据,包括双方基本条件、父母基本条件和孩子生活环境等。法官判决抚养权归属时,以对孩子成长最有利的一方为依据。
法律分析
一、没带过孩子能争取孩子抚养权吗
1、没带过孩子也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2、抚养权的判定标准是根据双方的工作和工资收入,教育水平等有关,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意见,比如照顾和陪伴孩子的时间,双方的思想素质等。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离婚孩子抚养权如何争取
除尊重孩子的个人意见外,收集相关有利的证据可以最大可能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
对双方的基本条件进行取证,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收入状况、居住条件、文化程度等,通过对双方的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突出有利因素。即使夫妻双方的基本条件,如工资收入、教育程度等差异不大,但并不表示就没有差异。比如,一方的思想品质,就在争取孩子抚养权方面尤为重要,因为直接抚养方的思想品质,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2、双方父母基本条件的取证
很多时候,真正带孩子的往往不是夫妻任何一方,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通常是一方的父母。因此,孩子以往的生活环境,以及长期带孩子的父母的意见及身体情况,往往也是影响孩子抚养权的一个重要方面。
3、孩子生活环境方面的取证
离婚案件中孩子抚养问题的处理原则,是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双方离婚,但有一方距离学校较近,或生活小区成熟,对孩子入学、生活最为有利,当然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因此,这方面的取证工作也是必须的。
4、考虑法官判决孩子抚养权归属的因素
子女抚养方面,在进行辩论时,主要围绕孩子判归谁对孩子成长更为有利这一个中心原则展开。
结语
争取孩子抚养权的关键在于综合考虑双方的工作、收入、教育水平等因素,以及孩子的意见和双方的思想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父母离婚后,子女仍属于双方的子女,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对于离婚后的子女抚养问题,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法院将根据双方具体情况,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进行判决。因此,在争取孩子抚养权时,除了尊重孩子的意见外,收集相关有利的证据也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双方的基本条件、父母的基本条件以及孩子的生活环境等方面。最终的判决将以对孩子成长最有利的原则为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