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合同协议书的有效性及法律性质,以及签订合伙协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合伙协议应符合法律规定,经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合伙人享有权利、履行义务。修改或补充协议需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约定或不明确事项由合伙人协商解决。合伙协议是设立合伙组织必备的法律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需具备法定要件。在合作初期应明确合作伙伴职责和投入比例利润分配方式,以避免后期纠纷。
法律分析
一、合伙合同协议书是否有效
(一)合伙合同协议书,符合法律规定时是有效的。
(二)根据《合伙企业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合伙协议经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合伙人按照合伙协议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三)修改或者补充合伙协议,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四)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事项,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二、合伙协议的法律性质
(一)合伙协议就是设立合伙组织必备的法律文件,是明确合伙人各项权利和义务的基础性法律文件,同时也是设立合伙组织必须上报主管部门的必备法律文件。
(二)合伙协议作为一种共同的民事法律行为,要取得法律的确认和保护,从而对合伙协议的当事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就必须具备法定的如下要件:
1、合伙协议的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伙协议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伙协议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3、合伙协议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三、签合伙协议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在合伙协议中约定合作伙伴的职责。在合作初期,创业合作者要明确合作伙伴的各自职责,不能模糊,要能拿出书面的职责分析,因为是长期的合作,明晰责任最重要,这样可以在后期的经营中不至于互相扯皮,反目成仇,好多的创业合作中会有问题,就是因为责任明细不够。
(二)明确合伙投入比例利润分配方式。合作投入比例是合作开始双方根据各自的合作资源作价而产生,因为投入比例和分配利益成正比的关系,也要书面明细清楚;当然根据经营情况的变化,投入也要变化,在开始的时候,就要分析后期的资金,如果一方没有融资的实力,那另一方的投入会转换成相应的投资占有股,来分配投入产出的利益。
结语
合伙合同协议书有效性的判断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符合法律规定;二是经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三是修改或补充协议需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除非另有约定;四是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事项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如无法协商一致,则依法处理。合伙协议作为合伙组织设立的基础性法律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必须满足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和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要件。签订合伙协议时应注意明确合作伙伴的职责,明确投入比例和利润分配方式,以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章合伙合同第九百七十六条合伙人对合伙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不定期合伙。
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继续执行合伙事务,其他合伙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合伙合同继续有效,但是合伙期限为不定期。
合伙人可以随时解除不定期合伙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其他合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章合伙合同第九百七十五条合伙人的债权人不得代位行使合伙人依照本章规定和合伙合同享有的权利,但是合伙人享有的利益分配请求权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章合伙合同第九百七十八条合伙合同终止后,合伙财产在支付因终止而产生的费用以及清偿合伙债务后有剩余的,依据本法第九百七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