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被侵权人死亡后,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责任。支付被侵权人费用的人有权请求赔偿,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对于侵害造成的人身损害,应赔偿相关费用和收入减少,残疾还需赔偿辅助器具费和赔偿金,死亡还需赔偿丧葬费和赔偿金。对于侵害造成的财产损失,赔偿数额可由双方协商或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的被侵权人死亡时请求权主体的确定有什么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条被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为组织,该组织分立、合并的,承继权利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被侵权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人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费用,但是侵权人已经支付该费用的除外。
二、侵权损害的赔偿范围和数额怎么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拓展延伸
被侵权人死亡后,请求权主体的确定:2023民法典的规定和实践应用
根据2023民法典的规定和实践应用,被侵权人死亡后,请求权主体的确定具有一定的程序和标准。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通常情况下,被侵权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可以作为请求权主体。然而,在特殊情况下,根据具体案件的具体情况,法院可能会根据公平原则和正当理由,对请求权主体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和审查。因此,在实践应用中,法院会综合考虑法律规定、案件事实和公平原则,以确定合适的请求权主体。这样的规定和实践旨在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其请求权能得到有效保障和实现。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被侵权人死亡的情况,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同时,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人也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费用。对于侵权损害的赔偿范围和数额的确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如赔偿数额难以确定,当事人可以协商,如协商不一致,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五十三条 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依照本法第六编取得其财产的民事主体返还财产;无法返还的,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利害关系人隐瞒真实情况,致使他人被宣告死亡而取得其财产的,除应当返还财产外,还应当对由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四十九条 自然人被宣告死亡但是并未死亡的,不影响该自然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四十六条 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
(一)下落不明满四年;
(二)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二年。
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请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时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