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房合同签署后,退房并不简单。要退房,需签订“商品房退房协议”,协商一致后正式退房。未签购房合同前退房,可向开发商说明退意愿,讨回订金。已交定金未签合同,可协商退还定金。预售登记后,需与开发商协商退房,可签订正式退房协议解除购房合同。若协商失败,可诉诸或仲裁机构解除合同。退房成功后,需到国土局办理相关手续。
法律分析
签了购房合同是可以退房的,但是做起来并不简单。
首先,一定要退房的话,就要出一个“商品房退房协议”,如果能协商让双方达成一致,则可以签订退房协议,正式退房。
当购房者交了订金,还没有交定金、签购房合同的时候,想退房,可以直接向开发商说明退房意愿,并讨回订金。
如果购房者交了定金,但是还没签下购房合同,想退房的话,可直接向开发商说明退房意愿,并协商定金退还事宜。一般情况下,定金交给开发商后是不能退还给购房者的。
如果已经做预售登记的话,过程一般是这样,交了定金之后开发商会去国土局做登记,登记过去确定该房子被该购房者定下,不能卖给第二方,然后会进行备案。这个时候,购房合同也会在这个过程中签下,同时房屋还未到交付使用的时候。这个阶段要退房,一定要与开发商协商。如果能达成共识,则书面签订正式的退房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双方解除购房合同的相关问题。
如果达不成共识,购房者可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解除购房合同的效力。最后如果结果退房成功,双方还要到国土局登记办理相关手续。
拓展延伸
购房合同签订后的退房及条件是什么?
购房合同签订后的退房及条件取决于具体的合同条款和相关法律法规。一般情况下,购房合同一旦签订,双方都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购房者遇到了严重的财务困难、合同存在重大瑕疵或违约行为等,可能会有退房的可能性。具体的退房和条件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来确定,购房者应当与开发商或房屋销售方进行沟通协商,并咨询专业的法律意见。请注意,退房可能会涉及违约责任和经济损失,因此在做出决策前应慎重考虑并寻求专业建议。
结语
退房并非易事,需签署商品房退房协议,协商一致后正式退房。购房者退房流程因情况而异。退房前交订金未签合同,可向开发商表明意愿并追回订金;交定金未签合同,应与开发商商议定金退还;已预售登记,需与开发商协商,可签署正式退房协议解除合同。协商不成,可诉诸或仲裁机构解除合同。退房成功后需办理相关手续。退房取决于合同和法规,需与开发商协商并咨询法律意见,慎重决策。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