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协议解除条件:违法违规、不可抗力、双方协商、实习期满、无法正常实习、其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合同可因不可抗力、明确表示不履行、迟延履行、违约等情形解除。不定期合同可随时解除,但需提前通知对方。
法律分析
实习协议解除的条件:实习者违反国家法律规定或甲方规定制度,甲方可解除协议;双方任何一方主动提出解除实习协议的;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实习期满,协议终止;因实习者原因无法正常进行实习活动的,双方可解除协议;其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拓展延伸
实习生协议终止程序及法律责任
实习生协议终止程序及法律责任是指在实习期间,当双方协议无法继续履行或需要提前终止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协议终止程序,双方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并进行协商解决。如果终止是由一方违约引起的,违约方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包括赔偿实习单位因此遭受的损失。另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实习生在终止协议后可能需要返还实习期间获得的津贴或其他福利。因此,双方应当明确了解实习协议终止的程序和法律责任,以避免纠纷的发生,并保护各自的权益。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实习协议的解除条件包括违反法律或规定、双方主动提出解除、不可抗力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明确表示不履行债务、迟延履行债务等。实习生协议终止程序及法律责任需要遵循一定程序,违约方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并返还实习期间获得的津贴或福利。双方应了解协议终止程序及法律责任,以保护各自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学生实习的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学生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参加相关保险、接受职业技能指导等权利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违反本法规定,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单位或者非法从事人力资源服务、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或个人组织、安排、管理学生实习实训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
对前款规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单位或者非法从事人力资源服务、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或个人,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009修正):第六章 待遇 第三十一条 各级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国家补助、集体支付工资的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逐步做到在工资收入上与国家支付工资的教师同工同酬,具体办法由地方各级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十二条 国家采取措施,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国家对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每年5月的第二周为职业教育活动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