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狱收监的法定条件是罪犯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
一、请问取保候审开庭之前会收监吗?
取保候审是指“在被逮捕的人提供担保或者接受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将其释放的制度”。
收监的条件:对罪犯收监执行刑罚必须具备的法定要求。根据我国监狱法的规定,收监条件是:①必须是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罪犯。②不具有应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定情况。③必须具有人民的起诉书副本、人民的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罪犯结案登记表等法律文书。
取保候审开庭是否还收监,需要看具体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二、被判刑后立功后怎样减刑
判刑后立功,判处死缓的,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十二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二年)。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执行机关应当提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同意的监狱减刑建议书。
三、死缓和徒刑的执行程序是什么
死缓和徒刑的执行程序是:
1、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无期徒刑、有期徒刑1年以上的成年罪犯,应当交监狱执行;
2、死刑缓期2年,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交付执行的人民应当将有关法律文件送达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3、对判处死刑缓期2年、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交付执行的人民应当及时将有关法律文件送达拘留所,机关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件之日起一个月内将罪犯送往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4、犯罪分子需要拘留执行刑罚,判决前犯罪分子未被拘留的,人民应当按照有效的判决或者裁定拘留犯罪分子,并送交机关;
5、判决生效后,机关将罪犯交付执行;
6、执行机关收押罪犯后,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监狱法》第十五条规定,人民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
应当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羁押该罪犯的机关,机关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判决书之日起一个月内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