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级伤残鉴定标准是:
十级伤残是伤残等级中的一种等级。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中有关劳动能力鉴定的法律规定,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十级伤残意味着日常活动能力、工作和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部分受限。
划分依据: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护理依赖。
鉴定伤情为十级的原则是身体的器官出现部分缺损或形态异常的情况,但并无功能障碍,不存在医疗依赖或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一般会被鉴定为伤残十级的情况包括:中度毁容、眼球内有异物未取出、鼻腔中隔穿孔、滑囊炎、久治不愈的职业性皮肤病、外伤性瞳孔放大以及嗅觉丧失等情况。
伤残和残疾的区别是:
1、伤残是指该人因公务活动含(劳动)或乘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因意外把自己的身体的某个部位致残,失去原来的行动功能或行动的不便,称之为伤残,例如:因公负伤或劳动过程中造成的,致残的程度不等,伤残可分为一度、二度、三度。
2、残疾是指患有这类病的人与公务活动、劳动没有然后关系,而是生下来就是病态,或日常生活患病促成,有先天的、也有后退的。
综上所诉:
伤、残鉴定是指伤后伤残程度鉴定。伤、残鉴定的范围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二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