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车祸伤残赔偿责任的划分是:
(1)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2)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3)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一、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应该由对方承担还是保险公司
赔个人。假如赔付方式为总金额20000,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双方先各算出损失金额,主责一方,先使用自己的交强险金额(2000元)赔付,剩余金额的70%由自己的保险公司买单垫付,其余的金额由次责一方向其投保保险公司索赔;对于次责一方来说,先使用自己的交强险金额(2000元)赔付对方,对方剩余金额的30%由自己的保险公司买单垫付,其余的金额由次责一方向其投保保险公司索赔。
二、交通事故主要责任要负责百分之几
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机动车一方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
(3)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
(4)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
(5)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10%的赔偿责任;
(6)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与处于静止状态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交通事故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机动车方在该车应当投保的最低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对超过最低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第一款的规定赔偿。
三、交通事故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比例。在实践中,当事人负全部原因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当事人负主要原因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当事人负同等原因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当事人负次要原因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