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立案的条件包括存在违法行为、行政单位有行政管辖权、违法行为在法定时效内。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13条,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时,应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法律分析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先讲一下工商立案的条件,工商立案的条件一般为三个方面:首先,被立案的单位或者个人存在涉嫌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具有将被行政处罚的行为;其次,作出立案的行政单位具备法定的行政管辖权利;再次,被立案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违法行为仍然在行政处罚追究时效的法定时效以内。在明确工商立案条件后,我们也就明白了工商已经立案的法律后果。
同时可参考《刑事诉讼法》有关刑事立案的规定,工商机关行政处罚立案的基本条件应当是:有理由认为存在违法事实,违法事实需要予以行政处罚,且属本机关管辖范围。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拓展延伸
工商局立案后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工商局立案后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被立案的企业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备案和登记,否则可能面临罚款、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其次,企业需要定期向工商局报送经营情况、财务报表等信息,如有虚假陈述或隐瞒重要事实,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此外,工商局还会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可能会采取行政处罚措施,甚至吊销企业营业执照。总之,工商局立案后,企业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相关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结语
工商立案的条件包括单位或个人涉嫌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具有将被行政处罚的行为;立案的行政单位具备法定的行政管辖权利;违法行为仍在行政处罚追究时效的法定时效以内。同时,可参考《刑事诉讼法》有关刑事立案的规定,工商机关行政处罚立案的基本条件是有理由认为存在违法事实,违法事实需要予以行政处罚,且属本机关管辖范围。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时,应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应接到通知后立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第四节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第五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注册登记,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被取缔后,仍进行活动的;
(二)被依法撤销登记的社会团体,仍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的;
(三)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行业的。
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予以取缔。
取得公安机关许可的经营者,违反国家有关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可以吊销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