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入职当天即开始上班,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并办理入职手续。入职报道分为有培训和无培训两种情况,试用期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新员工第一天入职需注意着装得体、与同事交流有礼、自行解决工作问题,并尽快适应工作状态。
法律分析
一、新员工当天入职后上班吗
入职就是正常上班,就是开始计算工资了,所以一般入职是在上班时间开始,然后分配作为就开始上班。
首先是向新员工搜集相关资料:包括学位、资历证明,与前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身份证明等。
然后会提供一个流程,告诉新员工在哪些地方办理工作证、就餐卡、办理住宿(如果有的话)等,在新员工安顿好之后就可以到部门去报到了。
入职报道又分两种情况,如果有入司培训的话会先进行入司培训,培训合格的再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入司培训的话在报道当天一般都会签订劳动合同。
试用期的话按劳动合同法规定有2~6个月不等,最长不超过6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单位会要求员工进行体检,只需要配合公司进行就可以,费用的话大部分企业都会要求员工自行承担。
劳动合同中签订的工资分两种,一种是直接签工作期间的薪水,也就是底薪。
另外一种是定薪制,也就是合同中只签基本工资(也就是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的部分),具体工资由部门主管及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应聘时的协商确定,绝大部分企业都会遵守应聘时的薪资承诺。
二、第一天入职上班该注意什么呢?
1.衣着方面要求:尽量穿的正式一点,起码要干净整洁,衣服不要有很多褶皱,如果是女性就化淡妆,不要穿太高端的品牌。一个新人穿着谨慎点比较安全,但要是穿的过于高档,容易有显摆的嫌疑。
2.第一天入职基本上对公司的人事都不太了解,遇到不认识的同事,可以微笑说你好。若是对方想继续聊,你们可以交流。若无意接茬,就安静离开。
3.第一天入职不要问同事太多问题,尤其是关于单位福利待遇和单位领导等敏感话题,工作上遇到疑问尽量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先把问题记下来,最后统一所有的问题再向同事咨询。
4.若头一天没有太多工作,可以趁直属领导不忙的时候,问问是否以往的资料可供你学习以便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查阅资料的时候,最好备一本笔记本,将重点信息都抄写下来(机密信息除外,不过一般第一天给你的资料都是一些公司介绍、部门业务介绍的信息)
新员工第一天入职难免会有点紧张的情绪,而且对公司的人事第一天基本都不太了解,刚入职头几天的工作,安排什么就干什么,不要有怨言;可能是都是些打杂等工作;第一天入职不要问同事太多问题,工作上遇到什么问题尽量自己解决。
结语
新员工入职是正常上班的开始,也是工资计算的起点。入职前需要准备相关资料,如学位证明、前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和身份证明等。安顿好后,可以到部门报道。入职报道分为有入司培训和没有入司培训两种情况,试用期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第一天入职要注意穿着得体、与同事友好交流、避免询问敏感话题和尽量自己解决工作问题。新员工刚入职可能会有些紧张,但要积极完成分配的工作,不要抱怨,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条 【无过失性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