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缴存基数的确定及相关规定:缴存基数由公积金中心确定,最低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不超过月平均工资的3倍;新员工基数以实际发放工资或参加工作后的月平均工资计算;职工和单位缴存比例不低于职工本人基数的5%,最高不超过12%;基数和比例每年核定一次。
法律分析
公积金缴存基数是指个人和单位缴纳社保与公积金的标准,一般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新入职的员工以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月当月全月应发工资收入或以其参加工作以来实际发放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具体如下:
1、缴存基数的上限和下限由当地公积金中心确定,一般最低不得低于当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不得超过当地月平均工资的3倍;
2、新录用和新调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是职工本人当月工资。在录用或调入年度内遇全市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统一调整时,缴存基数为自录用或调入之月起至调整时的月平均工资;
3、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本人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5%,有条件的单位可适当提高,但最高不得超过12%;
4、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缴存比例每年核定一次。
拓展延伸
公积金缴存基数如何计算?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的。一般来说,公积金缴存基数是由个人的工资、薪金或报酬总额决定的,通常以税前收入为基础。具体计算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略有差异,但一般都是按照一定比例来确定缴存基数。例如,某地规定公积金缴存基数为工资的15%,那么如果个人的工资为10000元,缴存基数就是1500元。需要注意的是,公积金缴存基数有上限和下限,具体数额也会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而有所变动。因此,在具体计算公积金缴存基数时,建议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信息。
结语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确定涉及到个人和单位的社保与公积金缴纳标准。一般按照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新入职员工则以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月当月全月应发工资收入或以其参加工作以来实际发放的月平均工资计算。缴存基数上限和下限由当地公积金中心确定,一般最低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不得超过当地月平均工资的3倍。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本人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5%,有条件的单位可适当提高,但最高不得超过12%。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缴存比例每年核定一次。具体计算方法可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士获得准确信息。
法律依据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十三条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在受委托银行设立住房公积金专户。
单位应当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经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后,到受委托银行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每个职工只能有一个住房公积金账户。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建立职工住房公积金明细账,记载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等情况。
第十六条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第十七条新参加工作的职工从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月开始缴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新调入的职工从调入单位发放工资之日起缴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