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被骗取法人身份的情况?停止侵害、变更法人并向公司登记机关投诉。若无效,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并请求撤销法人身份。对于虚构事实骗取身份信息,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迫使对方解决。受损时可起诉要求赔偿损失,撤销不利记录。
法律分析
首先要证明自己不知情的被骗。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侵害、变更法人。向公司登记机关投诉。人家不同意变更或者根本找不到人的情况下,就要及时到这家公司登记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公司登记部门投诉,请求撤销自己的法人身份。如果是非本人操作而公司登记机关审核不严造成的,也可以投诉或者起诉公司登记机关。向公安机关报警。对于他人虚构事实、被骗取身份信息当法人的情况,也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这里面对方可能涉嫌不同的罪名,先报案再说。就算对方没有达到刑事案件的标准,也可以通过报警迫使对方尽快解决。到法院起诉。在被欺诈情况下作出的民事行为无效。所以在遇到自己利益已经受损或者将要受损害时,可以要求对方赔偿损失,相关部门要及时撤销不利记录。
拓展延伸
被骗成为公司法人后的法律救济途径
被骗成为公司法人后,您可以采取一些法律救济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您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您的权益和可行的救济措施。其次,您可以向相关部门或机构举报此类欺诈行为,例如工商部门、公安机关等,他们可以展开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此外,您还可以考虑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追回您的损失并获得赔偿。在此过程中,保留相关证据和文件以支持您的主张非常重要。请记住,法律救济的具体途径和效果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案情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最准确的建议和指导。
结语
在遭受欺诈并成为公司法人的情况下,您可以采取多种法律救济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首先,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您的权益和可行的救济措施。其次,向相关部门或机构举报此类欺诈行为,如工商部门、公安机关等,他们将展开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此外,您还可以考虑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追回损失并获得赔偿。在此过程中,保留相关证据和文件以支持您的主张非常重要。请记住,法律救济的具体途径和效果可能因地区和案情而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最准确的建议和指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企业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义务、勤勉义务,致使所在企业破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人员,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三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