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协议签署需注意事项,如单位名称与印鉴一致、专业名称与教务处一致。试用期可根据合同期限确定,一般不超过6个月。违约金不得超过5000元,除非涉及保密义务,否则学生可争取取消违约金条款。
法律分析
签了三方协议不去会承担违约责任。
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
三方协议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改派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三方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签署三方协议的注意事项:
1、要看填写的用人单位名称是否与单位的有效印鉴名称一致,如不一致,协议无效;填写自己的专业名称时,要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一致,不能简写。
2、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的长度,可以从1—3个月不等,通常试用期为3个月,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
3、不少单位为了留住学生,以高额违约金约束学生。学生在协商中要力争将违约金降到最低,通常违约金不得超过5000元。但是,劳动法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除上述两种法律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所以学生要力争取消违约金这一条规定。
结语
签署三方协议是毕业生就业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解决各种相关问题。在签署前,要确保单位名称与印鉴一致,专业名称与学校教务处保持一致。试用期的长度根据合同期限而定,一般不超过6个月。在协商中,学生应争取将违约金降至最低,并注意劳动法规定的竞业条款。除非涉及保密义务,否则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学生应努力争取取消违约金的约定。三方协议将确保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得到明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条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律、行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
国家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第十一条地方各级应当采取举措,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第五条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