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起诉之后,如果确定诉讼时效已过,可以在开庭之前提起诉讼时效抗辩,如果经过确认,确实已过诉讼时效,法官(法官不能主动适用)应该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如果未过诉讼时效,则庭审继续。
如果被告败诉,欠条中约定了相应义务的,应当履行相应义务,判决生效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可以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还可能因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文书而被判处刑罚。
一、欠钱被起诉了会有什么后果?
欠钱被起诉的后果是:经人民判决生效确认后,被告人仍无法履行还款义务的,原告可以申请依法强制执行。案件一旦进入执行程序,会依法执行被执行人的财产。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人民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二、起诉欠款人2万元被起诉后如何处理
欠2万元钱被起诉,在判决生效之前还谈不上有什么后果,如果在判决生效后拒不履行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欠钱不还被起可能面临以下问题:1、原告起诉后,应当积极应诉,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判决;2、如果判决对自己不利,在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尽快履行;3、判决生效后,原告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会依法查封、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4、如果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可以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人名单,影响被执行人的日常生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 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三条 人民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注:《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最高人民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最高人民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