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阐述了承诺在合同订立中的重要性以及承诺的形式和生效时间。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的形式可分为明示和默示两种。明示的承诺包括口头承诺和书面承诺,而默示的承诺指推定行为。承诺于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的方式应当符合要约的要求。同时,文章还指出,要约没有规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最终,承诺的生效导致合同成立,合同成立,承诺归于消灭。
法律分析
承诺的效力是合同订立的前提条件。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受要约人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承诺,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承诺是一种意思表示,承诺的形式可分为明示和默示两种。明示的承诺,含口头承诺和书面承诺;默示的承诺,指推定行为。承诺没有发出承诺通知,但按照要约的要求履行了一定行为,该履行行为表明行为人有承诺的意思,即推定为承诺人已承诺,合同成立。
承诺于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明示的承诺于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默示的承诺于推定行为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的生效导致合同成立。合同成立,承诺归于消灭。
二、承诺的方式有哪些
承诺的方式是采用明示,还是默示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应作如下界定:
1.承诺的传递方式应当符合的要求。
2.要约没有规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在以下期限内作出:
(1)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受要约人应当承诺
(2)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受要约人应当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承诺。
3.要约人以电报或者信件发出要约的,承诺期限自电报发之日或者信件载明日期开始计算。如果信件未截明日期,应以信封上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要约人以电报、传真或者其他快捷方式作出要约的,承诺期限自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日开始计算。
三、承诺生效是什么意思
承诺的生效的意思就是承诺对要约人产生法律拘束力,承诺一经生效,合同即为成立,当事人于此时开始负有履行合同的义务。
依据《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四条的规定,承诺应当发出承诺通知的,于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结语
承诺是合同订立的前提条件,当事人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其他方式。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形式可分为明示和默示两种。承诺于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没有发出承诺通知,但按照要约的要求履行了一定行为,推定为承诺人已承诺,合同成立。承诺的方式应当符合要约的要求,要约没有规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承诺的生效导致合同成立,合同成立,承诺归于消灭。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1999-12-29) 第九条 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律、行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或者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法律、行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标的物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
合同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第八十七条、第九十六条第二款所列合同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五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十四条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