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劳动合同书中工作地点的填写规定以及劳动合同协议书的书写规范。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书中,工作地点应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共同填写。约定的工作地点与实际工作地点不一致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协商变更劳动合同,或者协商签订新的劳动合同。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
二、劳动合同协议书怎么写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三、入职后多久签订劳动合同
入职后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我国法律上明文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拓展延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 劳动合同期限;
4.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 劳动报酬;
7. 社会保险;
8.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如果劳动合同缺少上述条款或者内容不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协商补充或者修改,并采用书面形式。劳动合同期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结语
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在填写劳动合同书时,应充分考虑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等因素,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共同填写。如果约定的工作地点与实际工作地点不一致,应及时协商变更或签订新的劳动合同,避免因欺诈、胁迫等手段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同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也要注意相关条款的细节,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三条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