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使用童工,违法使用童工将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负责医疗费用、吊销营业执照和赔偿伤残童工及其亲属。用人单位必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律不得录用。
法律分析
我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二条规定禁止使用童工。
第十条规定非法使用童工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童工患病或者受伤的,用人单位应当负责送到医疗机构治疗,并负担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和生活费用;童工伤残或者死亡的,用人单位由工作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用人单位还应当一次性对伤残的童工、使用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赔偿。
另,根据《禁止使用童工条例》第四条有关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必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对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律不得录用。
拓展延伸
用人单位对致残童工的法律责任与保护措施
用人单位对致残童工的法律责任与保护措施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确保致残童工的权益得到保护。首先,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不得雇佣未成年人从事危险、有害或超出其身体条件承受能力的工作。其次,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此外,用人单位还应当为致残童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发展权益。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对致残童工应承担法律责任,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结语
根据我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及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对致残童工应承担法律责任,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不得雇佣未成年人从事危险、有害或超出其身体条件承受能力的工作。同时,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此外,还应为致残童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发展权益。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保护致残童工的权益,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和健康的劳动环境。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五条 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根据帮工人和被帮工人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被帮工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
帮工人在帮工活动中因第三人的行为遭受人身损害的,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有权请求被帮工人予以适当补偿。被帮工人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四条 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工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帮工人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六条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