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诉讼中提起反诉需满足条件:由被诉人或被告向申诉人或原告提起,庭审前或庭审后提起需另案起诉,时效内提起,需提交反诉书并附证据。经济仲裁可提出反诉,需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提出。了解法律问题应冷静处理,可咨询律师解答疑问。
法律分析
劳动仲裁诉讼反诉的提起,必须要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是由仲裁本诉的被诉人或诉讼本诉的被告分别向仲裁本诉的申诉人或诉讼本诉的原告提起,主体要合格、准确。
(2)必须是在案件受理后,庭审辩论结束前提起,庭审辩论结束后提起的,仲裁庭或法庭应告知提起人另案起诉。
(3)必须是在时效内提起,仲裁时效为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诉讼时效为争议发生之日起2年,超过时效提出的反诉将被不予受理或驳回。
(4)诉讼的反诉必须以仲裁的反诉为前提,如果仲裁时未及时提起反诉的,诉讼的反诉将不被受理。
(5)必须向仲裁庭或法庭递交仲裁反诉书或诉讼反诉书,写明反诉人、被反诉人的姓名或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并写明反诉的具体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并附相关证据材料。
经济方面的案件可以通过仲裁程序来解决,当然在仲裁过程当中和民事诉讼活动一样,也是可以提出反诉的,反诉的提出必须是以本书为前提条件,而且需要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提出。
结语
劳动仲裁诉讼反诉需符合条件:(1)由仲裁本诉的被诉人或诉讼本诉的被告向仲裁本诉的申诉人或诉讼本诉的原告提起,主体准确。(2)案件受理后、庭审辩论前或庭审辩论后提起,超时需另案起诉。(3)需在时效内提起,否则将被驳回。(4)反诉需以仲裁的反诉为前提。(5)递交反诉书,明确反诉人、被反诉人的信息,具体请求、事实、理由和证据。经济案件可通过仲裁解决,需在审理过程中提出反诉。如需法律帮助,请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了解法律可保障权益,如还有问题,请点击立即咨询寻求专业律师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五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但经该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