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因疫情困难可与员工协商调整薪酬、缩短工时等稳定岗位,享受稳岗补贴。停工停产一个工资周期内,按合同标准支付工资;超过周期,提供正常劳动者工资不低于最低标准;未提供劳动者发放生活费。
法律分析
只要协商好是可以只发放一部份工资的。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拓展延伸
疫情期间公司员工薪资调整方案及合法性解析
在疫情期间,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对员工薪资进行调整。公司发放半数工资的方案可能是一种调整方式,以减轻经济压力并保持运营的可持续性。然而,具体是否合法需要根据相关法律和劳动合同来判断。根据劳动法的原则,雇主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但在特殊情况下,如疫情影响下的经济困难,雇主可能会依法进行薪资调整。然而,任何薪资调整都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如提前与员工协商、尊重劳动合同等。因此,在制定薪资调整方案时,公司应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合法性,并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以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结语
在疫情期间,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时,可以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避免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还可以享受稳岗补贴。对于企业停工停产的情况,如果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应按劳动合同规定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发放生活费,标准按各地规定执行。在制定薪资调整方案时,企业应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合法性,并与员工充分沟通,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四条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