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所有权的定义、权能和取得方式。所有权是指所有人对其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具有绝对性、排他性、永续性三个特征。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四项权能。取得方式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法律分析
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据法律规定对其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对生产劳动的目的、对象、手段、方法和结果的支配力量,它是一种财产权,所以又称财产所有权。所有权是物权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种权利,具有绝对性、排他性、永续性三个特征,具体内容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四项权能。
二、所有权的权能
所有权包括以下四种权能:
占有,占有就是对于财产的实际管领或控制。拥有一个物的一般前提就是占有,这是财产所有者直接行使所有权的表现。所有人的占有受法律保护,不得非法侵犯。
使用,使用是权利主体对财产的运用,以便发挥财产的使用价值。如使用机器生产产品,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拥有物的目的一般是为了使用。
收益,收益是通过财产的占有、使用等方式取得的经济效益。
处分,处分是指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在事实上和法律上的最终处置。是所有权中具有根本性的一项权能。也是区别与其他物权的标志。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都没有处分权。
三、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按照是否以他人所有权为前提,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非依他人既存的权利而是基于法律规定直接取得所有权,包括先占、生产、收益利息、添附、无主物和罚没物的法定归属、动产的善意取得、没收等方式。
继受取得是指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所有权,其方式主要是法律行为。
拓展延伸
所有权是指物品或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于谁的权利。取得所有权的方式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式:
1. 买卖:通过购买或出售物品或财产,取得其所有权。
2. 赠与:通过赠与物品或财产,将所有权转移给他人。
3. 继承:通过遗产继承,取得物品或财产的所有权。
4. 抵押:将物品或财产作为抵押品,取得贷款或融资,但并不转移所有权。
5. 租赁:将物品或财产租赁给他人使用,仍保留所有权。
6. 承包:将土地或自然资源承包给他人使用,仍保留所有权。
7. 共享:通过共享物品或财产,取得使用权,但不转移所有权。
在某些情况下,所有权可能会受到限制或保护,例如知识产权、所有权保留、担保等因素。因此,所有权的取得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结语
所有权是财产权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种权利,具有绝对性、排他性、永续性三个特征。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四项权能。所有权包括以下四种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物权编的解释(一)(2020-12-29) 第十三条 按份共有人之间转让共有份额,其他按份共有人主张依据民法典第三百零五条规定优先购买的,不予支持,但按份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物权编的解释(一)(2020-12-29) 第二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受让人主张依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取得所有权的,不予支持:
(一)转让合同被认定无效;
(二)转让合同被撤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16-02-22) 第十二条 按份共有人向共有人之外的人转让其份额,其他按份共有人根据法律、司法解释规定,请求按照同等条件购买该共有份额的,应予支持。
其他按份共有人的请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支持:
(一)未在本解释第十一条规定的期间内主张优先购买,或者虽主张优先购买,但提出减少转让价款、增加转让人负担等实质性变更要求;
(二)以其优先购买权受到侵害为由,仅请求撤销共有份额转让合同或者认定该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