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工伤致残赔偿金的支付方式可以由受害人和雇主协商确定,如果没有约定,依据法律规定可分期支付,但一次性支付也是有可能的。具体操作需要申请司法救助或与雇主协商达成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九条: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工伤医疗费、工伤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工伤死亡补助金、工伤医疗康复费、工伤误工费和供养亲属的抚恤金:
(一) 工伤医疗费、工伤医疗康复费,按照治疗期间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支付;
(二) 工伤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按下列标准确定:
1.工伤就医期间按照社会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因工作原因导致不能从事原工作或者适当调整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按照本单位或者企业同岗位或者同等工种的工资标准支付;
3.工伤补助金的发放期限为因工伤休止工作期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标准由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 工伤误工费,按照受害人本人实际工资支付;
(四) 工伤抚恤金,由用人单位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限于受害人生前三年内的工资平均数:
1.因工伤致残,在原工作岗位工作的,按照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支付;
2.因工伤致残,不能从事原工作岗位工作的,按照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支付,同时,由用人单位与受害人协商确定适当的生活费;
3.因工伤死亡的,按照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六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