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判处的刑罚长度取决于伤害的性质及其程度。故意伤害罪可以和解,但需通过公安机关报案后,通过公诉渠道解决问题。根据具体情形,刑罚可能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故意伤害罪赔偿的费用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必要支出以及因伤致残的必要费用和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
法律分析
故意伤害罪判处的刑罚长度取决于伤害的性质及其程度。根据具体情形,刑罚可能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以下为具体的法律规定:
1. 如果故意伤害导致轻伤(伤情接近轻微伤),且社会影响不大,或者被害人有过错或被告人已赔偿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那么基准刑为拘役刑或管制刑。
2. 如果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虽构成轻伤,但伤情接近轻微伤,那么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如果伤情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一年。如果伤情接近重伤,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2.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尚未达残疾标准的或损伤程度与轻伤标准接近的,基准刑有期徒刑三年;
(2)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造成被害人10级残疾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四年;每增加一级残疾等次,刑期增加一年。
3.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被害人6级残疾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一年;每增加一级残疾等次,刑期增加一年。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三年。
二、故意伤害罪如何赔偿
故意伤害罪赔偿的费用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三、故意伤害罪和解可以吗
故意伤害罪是可以和解。因为刑事案件,当事人没有撤销案件的权力,但可以得到对方的谅解,双方和解,依法可以从宽处罚。故意伤害可以不起诉,应当向公安局报警,通过公诉渠道解决问题。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
拓展延伸
故意伤害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伤害罪刑罚长度判定方面,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明确规定了故意伤害罪刑罚的种类,即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以及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罪犯的犯罪情节和伤害程度不同,刑罚的具体长度也有所不同。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故意伤害罪案件,司法机关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罪犯的刑罚进行综合评估,确保罪刑相称。对于犯罪情节较轻、伤害程度较轻的故意伤害罪案件,可能会适用刑罚较轻的管制或者拘役。而对于犯罪情节较重、伤害程度较大的故意伤害罪案件,可能会适用刑罚较重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总之,在故意伤害罪刑罚长度的判定上,我国《刑法》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司法机关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保罪刑相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