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否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取决于企业自身情况,但如果签订,需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集体合同可涉及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与用人单位订立合同,若无工会,则由代表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法律分析
企业并非必须要有集体劳动合同,企业依据自身的情况,确定是否签订集体劳动合同,要签订集体劳动合同时,首先要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一条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拓展延伸
集体劳动合同的法律要求及适用范围
集体劳动合同是一种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形式,适用于公司、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与其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必须与员工签订集体劳动合同,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集体劳动合同的法律要求包括合同订立的必要内容、签订程序等方面的规定。适用范围涵盖了工资、工时、休假、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劳动关系的核心问题。通过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公司能够明确员工的权利和义务,提升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同时,集体劳动合同也为员工提供了一种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依据。因此,集体劳动合同的法律要求及适用范围对于公司和员工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集体劳动合同是确保企业和员工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签订集体劳动合同,但在签订前需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劳动合同涵盖了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重要事项。通过签订集体劳动合同,企业能够明确员工的权利和义务,提升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同时,员工也能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因此,遵守集体劳动合同的法律要求及适用范围对于企业和员工都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三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一条 【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内容】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五条 【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标准】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