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抚养费被起诉的后果:胜诉后需支付抚养费,若拒不执行判决则涉嫌拒不执行罪,需承担刑事责任。起诉有效,支付方拖欠抚养费且拒不支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后仍不支付,可请求强制执行,法院会强制支付方支付抚养费。(84字)
法律分析
不给抚养费被起诉的后果如下:
1、离婚后,不给抚养费是民事纠纷。胜诉后会判决义务人支付抚养费;
2、但如果对方向法院起诉并胜诉后,还继续拒不履行法院生效的判决,则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就要承担刑事责任了。不给抚养费的起诉有用,只要支付抚养费的一方有能力支付却拖欠抚养费用,多次催促后仍然拒不支付的,那么抚养方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支付抚养费的一方仍然拒不支付抚养费的,那么抚养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收到强制执行申请后,会强制支付方支付抚养费。
拓展延伸
不支付抚养费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不支付抚养费的行为涉及到家庭法律领域中的抚养义务,其法律责任是根据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法律规定而异。然而,一般来说,不支付抚养费可能导致以下法律后果:首先,被抚养人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未支付的抚养费,并可能申请强制执行措施。其次,拖欠抚养费可能被视为违反法院判决或协议,可能导致罚款、拘留甚至监禁等刑事处罚。此外,不支付抚养费还可能对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包括亲子关系疏远、信任破裂等。因此,不支付抚养费的法律责任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以确保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家庭关系的和谐。
结语
不支付抚养费的后果严重。胜诉后,义务人必须支付抚养费。若拒不执行判决,则涉嫌拒不执行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抚养费的起诉是有效的,法院判决后仍不支付抚养费,可申请强制执行。不支付抚养费可能导致法律后果,包括罚款、拘留甚至监禁。此外,对父母和子女关系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确保支付抚养费的法律责任至关重要,以维护合法权益和家庭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