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登记不属于行政许可,而是行政确认行为。中国大陆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港台男不得早于18岁,女不得早于16岁。结婚登记流程包括申请、审查和登记。申请人需提供户口证明、身份证、离婚证(如适用)等材料,并可能需要进行婚前检查和医学鉴定。登记机关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发放结婚证,如不符合条件则提供不予登记的理由。
法律分析
一、结婚登记是属于行政许可的吗
结婚登记是不属于行政许可的。从性质上讲,结婚登记属于行政确认行为,即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认定某一事实或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一种行为;其目的在于依法确认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婚姻关系。而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二、法定结婚登记年龄
1.中国大陆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2.中国港台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18岁,女不得早于16岁。
中国民法典关于婚龄的规定,不是必婚年龄,也不是最佳婚龄,而是结婚的最低年龄,是划分违法婚姻与合法婚姻的年龄界限,只有达到了法定婚龄才能结婚,否则就是违法。法定婚龄不妨碍男女在自愿基础上,根据本人情况推迟结婚时间,为贯彻我国计划生育国策,民法典也鼓励晚婚晚育。
三、结婚登记的流程是怎样的
结婚登记的流程如下:
1.申请。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须持本人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共同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申请登记的时候男女双方必须同时在场。如果是离过婚的还应当持离婚证。在实行婚前检查的地方还应该持有医院的婚前检查证明。
2.审查。登记机关对于双方当事人的结婚申请审查,在必要时,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有关的证明材料,或进行必要的调查,或指定项目进行医学上的鉴定。
3.登记。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后,认为符合结婚条件的,准予登记,发给结婚证。婚姻登记机关不与登记的,应当出份书面说明,说明不与登记的理由。
结语
结婚登记既不属于行政许可,也不是必婚年龄。根据法律规定,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结婚登记的流程包括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步骤。申请时需提供户口证明、身份证等材料,并确保双方同时在场。审查阶段可能需要提供证明材料或进行调查。符合条件的申请将获得结婚证,不符合条件的将得到书面说明。结婚登记的目的是依法确认婚姻关系的存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二章 结婚登记 第八条 男女双方补办结婚登记的,适用本条例结婚登记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四章 婚姻登记档案和婚姻登记证 第十七条 结婚证、离婚证遗失或者损毁的,当事人可以持户口簿、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查证,确认属实的,应当为当事人补发结婚证、离婚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二章 结婚登记 第九条 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向婚姻登记机关请求撤销其婚姻的,应当出具下列证明材料:
(一)本人的身份证、结婚证;
(二)能够证明受胁迫结婚的证明材料。
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认为受胁迫结婚的情况属实且不涉及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问题的,应当撤销该婚姻,宣告结婚证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