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的刑事违法性与行政违法性一致,必须具备故意且以营利为目的的条件,否则只能受行政处罚。构成犯罪要求情节严重,以非法经营额和所得额为起点,并结合是否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是否悔改等因素来判断。
法律分析
1、刑事违法性与其行政违法性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非法经营者必然违反有关的工商法规、没有行政违法性就不存在刑事违法性。
2、在主观上要求行为人必须是出于故意,且以营利为目的,对于因不知其为非法而进行非法经营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
不认为构成,而只能给予行为人以行政处罚。
3、在犯罪情节上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而认定情节是否严重,应以非法经营额和所得额为起点;并且要结合行为人是否实施了非法经营行为,是否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引起其他严重后果,是否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悔改等来判断。
拓展延伸
非法经营罪的认定标准及司法实践分析
非法经营罪的认定标准是指在刑事法律中,确定某个经营行为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的依据和准则。通常,非法经营罪的认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是否具备经营资质、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是否存在欺诈、侵犯他人权益等。司法实践中,对非法经营罪的认定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证据的充分性和可信度等因素。在实践中,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判例进行分析和判断,确保认定结果的合理性和公正性。通过对非法经营罪的认定标准及司法实践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规定,保障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非法经营罪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经营资质、法律法规违反、欺诈侵犯他人权益等因素。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具体情况和证据的充分性来进行判断。合理公正的认定结果有助于保障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处理非法经营罪案件时,必须严格依法评估相关因素,确保对违法行为的准确认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