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遭受了不可抗力事件,一方可以依据合同条款解除合同或者延迟履行,而不需要承担责任。只有在不可抗力因素与当事人的过失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当事人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遭受不可抗力后合同的结果主要分为解除合同和延迟履行两种情况。构成不可抗力的意外事故应具备意外事故是在签订合同以后发生的、意外事故是当事人所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可控制的、意外事故的引起没有当事人疏忽或过失等主观因素的条件
法律分析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遭受了不可抗力事件,一方可以依据合同条款解除合同或者延迟履行,而不需要承担责任。只有在不可抗力因素与当事人的过失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当事人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遭受不可抗力后合同的结果主要为下列:
1、解除合同。一般来说,如果不可抗力事故使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可能,则可解除合同。如在买卖特种粮食的交易中,该特种粮食的产地因水灾而失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2、延迟履行。如不可抗力只是暂时阻碍合同的履行,则只能延迟履行。例如,由于不可抗力使交通受阻,可能延迟履行,等通车后再履行。
二、构成不可抗力的意外事故应具备的条件
1、意外事故是在签订合同以后发生的;
2、意外事故是当事人所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可控制的。不可抗力的事故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自然力量引起的,如水灾、风灾、旱灾、地震等;另一种是社会原因引起的,如战争、封锁、政府禁令等;
3、意外事故的引起没有当事人疏忽或过失等主观因素。
三、合同不可抗力哪些情形不能免责
在不可抗力的适用上,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1)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
(2)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如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规定主张免责;如大于法定范围,超出部分应视为另外成立了免责条款;
(3)不可抗力作为免责条款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约定将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但有以下例外:
(1)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
结语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遭受不可抗力事件,一方可以依据合同条款解除合同或者延迟履行,而不需要承担责任。但在遭受不可抗力后,合同的结果主要为解除合同或延迟履行。构成不可抗力的意外事故应具备意外事故是在签订合同以后发生的、意外事故是当事人所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可控制的、意外事故的引起没有当事人疏忽或过失等主观因素的条件。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当事人不得约定将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但有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
法律依据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2020-11-29) 第三十一条 商品房交付使用后,购买人认为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可以向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申请重新核验。经核验,确属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购买人有权退房;给购买人造成损失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2020-11-29) 第二十七条 商品房销售,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应当载明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价格、交付日期、质量要求、物业管理方式以及双方的违约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12-29) 第十条 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出卖人应当承担修复责任;出卖人拒绝修复或者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的,买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修复。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的其他损失由出卖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