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人的权利包括:法定代表人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代表企业参与民事活动,全面负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并接受监督;法定代表人可委托他人代行职责,但必须有书面委托;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得兼任其他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特殊情况需严格审核;法定代表人是企业行使职权的签字人,其签字应备案。
法律分析
法人的权利有:
1、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并接受该企业全体成员和有关机关的监督。
2、企业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职责。
3、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委托他人代行职责时,应有书面委托。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职责,不得委托他人代行。
4、企业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得同时兼任另一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因特殊需要兼任的,只能在有隶属关系或联营、投资入股的企业兼任,并由企业主管部门或登记主管机关从严审核。
5、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签字人。
6、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应向登记主管机关备案。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文件是代表企业法人的法律文书。
拓展延伸
法人权利的保障与实施
法人权利的保障与实施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领域,旨在确保法人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享有合法权益。法人作为一种法律实体,拥有特定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财产权、合同权、诉讼权等。为了保障法人权利的实施,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的法律程序和机制,如合同法、公司法等。同时,法律也规定了法人权利的限制和义务,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在实施法人权利的过程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法律机构、法律从业者和法人自身。只有通过合法手段保障和实施法人权利,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发展。
结语
法人权利的保障与实施是法律领域的重要任务。法人作为法律实体,享有特定权利,包括财产权、合同权、诉讼权等。为确保法人权益,法律规定了相应程序和机制,如合同法、公司法等。同时,法律也规定了法人权利的限制和义务,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各方需共同努力,包括法律机构、从业者和法人自身。只有通过合法手段保障和实施法人权利,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四条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外,该代表行为有效,订立的合同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