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较低的房屋存在风险,特价房也存在一些缺陷。购房者应了解整体购买情况,考虑清楚,并与非特价房相比。开发商承诺缩水时应小心,业主买房时,一些开发商可能存在认购风险。此外,样板房存在陷阱,最好邀请有经验的设计师或专家一起查看样板间。
法律分析
房价较低的房屋存在风险。购买房屋的最佳价格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需求来决定。关键是看它有多划算。特价房一直以来都是吸引广大购房者看房的有效方式,而且往往效果显著。但是,部分特价房存在一些缺陷,如面积比例不到位、开发商不具备开发资质、房型存在问题、部分商业地产项目销售特价房作为噱头等。因此,购房者应了解整体购买情况,考虑清楚,并与非特价房相比,不能盲目冲动下单。当开发商承诺缩水的时候要小心,当业主买房的时候,一些开发商,特别是房地产顾问,承诺了很多好处,但是以后不能如期兑现。常见的承诺包括物业费有多低,服务有多好。然而,当房产进入市场时,我们会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有多远。也有少数开发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会擅自改变规划,如改变社区绿化,将原来的街道会所和物业管理用房用作商铺,承诺幼儿园消失,外立面材料擅自改变等。
当购房者发现实际情况与开发商所说不符时,开发商会以“此承诺无书面解释”等各种理由搪塞过去。在这个时候,即使买家准备诉诸法律,他们也会因为“没有理由说话”而失去主动权。因此,买房前,购房者一定要问清楚这样的细节。如果他们能在合同之外再签一份协议,那就更安全了。区分认购陷阱
为了在年底收回资金,一些开发商也可能存在认购风险,因此购房者必须认清这种陷阱。这种陷阱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小规模、私下预售商品房的行为。因为这类商品房价格相对较低,自然对购房者有吸引力。但是,这里的商品房是在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销售的,这是违法的。购房者的权益往往得不到法律的充分保护。
谨防样板房陷阱
样板房是开发商吸引消费者的“门面”。然而,与实际房屋相比,有的样板房被悄悄放大,有的通过采光掩盖采光问题,有的通过一些豪华配件提升档次。然而,现实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这时,买家需要擦亮眼睛。至于样品室,它只是一个参考样品。最好邀请有经验的设计师或专家一起查看样板间,同时记录真实场景,以便日后做好控制和监控工作。
拓展延伸
在购买房产时,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房屋销售合同和房屋 deed 等文件,以了解房产的权属、债务状况和其他重要细节。同时,需要对房屋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房屋的位置、环境、结构等情况,确保房产符合自己的需求。
如果未能认真认清房产的细节,可能会导致一些法律问题。例如,如果购买的房屋存在隐藏的债务或者产权纠纷,可能会导致自己遭受损失。因此,在购房前一定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和理解相关文件,并对房屋进行实地考察,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
结语
购买房屋需谨慎,最佳价格需根据市场情况和需求来决定,特价房虽吸引人,但需了解整体购买情况并考虑清楚。开发商承诺缩水时需小心,业主买房时不能盲目冲动下单。在购房前,购房者需问清楚细节,以避免购买到有缺陷的房屋或面临法律问题。此外,开发商私下预售商品房也是违法的,购房者需谨慎对待。最好邀请有经验的设计师或专家一起查看样板间,同时记录真实场景,以便日后做好控制和监控工作。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四章 销售代理 第二十五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中介服务机构销售商品房的,受托机构应当是依法设立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与受托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订立书面委托合同,委托合同应当载明委托期限、委托权限以及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权利、义务。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章 广告与合同 第十六条 商品房销售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买受人应当订立书面商品房买卖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明确以下主要内容:
(一)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商品房基本状况;
(三)商品房的销售方式;
(四)商品房价款的确定方式及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
(五)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
(六)装饰、设备标准承诺;
(七)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交付承诺和有关权益、责任;
(八)公共配套建筑的产权归属;
(九)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
(十)办理产权登记有关事宜;
(十一)解决争议的方法;
(十二)违约责任;
(十三)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五章 交付 第三十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将符合交付使用条件的商品房按期交付给买受人。未能按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因不可抗力或者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原因,需延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及时告知买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