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量刑标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既遂的自然人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向他人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或将在履职或服务中获得的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的行为。
法律分析
一、法院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
1、法院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自然人犯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二、什么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是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行为。
拓展延伸
法院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保护隐私权的司法力量
在当今信息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法院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的出台,彰显了司法机关对隐私权的高度重视和保护。这一标准的制定不仅为侵犯个人信息罪的定罪和量刑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也为维护公民隐私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通过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的制定,法院旨在维护公民的隐私权,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该标准考虑了侵害行为的严重性、侵犯的个人信息的敏感程度以及侵犯行为的后果等因素,以确保量刑公正合理。
保护隐私权的司法力量不仅体现在量刑标准的制定上,还体现在对侵犯个人信息的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严格依法保护被侵犯个人信息的公民权益,确保被告得到公正的审判,同时为受害人提供救济和赔偿。
综上所述,法院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的出台,体现了保护隐私权的司法力量。这一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将进一步加强对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为公民隐私权提供更强有力的保护,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结语
保护隐私权的司法力量,法院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的出台,彰显了司法机关对隐私权的高度重视和保护。该标准的制定不仅为侵犯个人信息罪的定罪和量刑提供了明确依据,也为维护公民隐私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加强对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八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八十六条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八十七条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