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合同违约责任的认定及融资租赁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根据民法典第577条,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不符合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根据刑法第224条,融资租赁合同诈骗罪的认定需满足非法占有目的、采取欺骗手段、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处分财产及数额较大等条件。
法律分析
一、如何去认定租赁合同的违约责任
根据租赁合同的内容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违反合同义务就是违约。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二、融资租赁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如何
融资租赁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1、合同诈骗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诈骗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使对方当事人产生错误认识;
3、对方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处分了财产;
4、所骗财物数额较大。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结语
根据租赁合同的内容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违反合同义务就是违约。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民法典》明确规定了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对于融资租赁合同诈骗罪的认定,需满足一定条件,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欺骗手段、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所骗财物数额较大等。根据《刑法》相关条款,对于不同情形的诈骗行为,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罚。以上是对租赁合同违约责任和融资租赁合同诈骗罪认定的简要概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章 电子商务经营者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一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按照约定向消费者收取押金的,应当明示押金退还的方式、程序,不得对押金退还设置不合理条件。消费者申请退还押金,符合押金退还条件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及时退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五章 融资租赁合同 第七百四十条 出卖人违反向承租人交付标的物的义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租人可以拒绝受领出卖人向其交付的标的物:
(一)标的物严重不符合约定;
(二)未按照约定交付标的物,经承租人或者出租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交付。
承租人拒绝受领标的物的,应当及时通知出租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四章 租赁合同 第七百一十九条 承租人拖欠租金的,次承租人可以代承租人支付其欠付的租金和违约金,但是转租合同对出租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除外。
次承租人代为支付的租金和违约金,可以充抵次承租人应当向承租人支付的租金;超出其应付的租金数额的,可以向承租人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