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员工接私单,公司怎么办?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05 07:55:39
文档

员工接私单,公司怎么办?

假如你是一家技术公司的负责人,公司的产品设计师在外面接私单,绕开公司为同行业企业提供设计服务或者直接联系客户提供设计服务,并从中获利,你要怎样做才能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律师回答。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事前防范,签订君子协定。公司务必和内部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或者另行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并向员工予以释明,以保证在出现这种情况时有法可依、有证可循。二、事中管控,防范于未然。将公司内部人员接私单的行为纳入公司规章制度,建立客户信息的管理机制。加强员工日常工作及客户信息管理,比如设置客户信息的分权限操作,对客户进行分级管理并定期回访等。三、事后应急处置,追究相应责任。
推荐度:
导读假如你是一家技术公司的负责人,公司的产品设计师在外面接私单,绕开公司为同行业企业提供设计服务或者直接联系客户提供设计服务,并从中获利,你要怎样做才能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律师回答。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事前防范,签订君子协定。公司务必和内部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或者另行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并向员工予以释明,以保证在出现这种情况时有法可依、有证可循。二、事中管控,防范于未然。将公司内部人员接私单的行为纳入公司规章制度,建立客户信息的管理机制。加强员工日常工作及客户信息管理,比如设置客户信息的分权限操作,对客户进行分级管理并定期回访等。三、事后应急处置,追究相应责任。


假如你是一家技术公司的负责人,公司的产品设计师在外面接私单,绕开公司为同行业企业提供设计服务或者直接联系客户提供设计服务,并从中获利,你要怎样做才能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律师回答:

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事前防范,签订君子协定。公司务必和内部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或者另行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并向员工予以释明,以保证在出现这种情况时有法可依、有证可循。

二、事中管控,防范于未然。将公司内部人员接私单的行为纳入公司规章制度,建立客户信息的管理机制。加强员工日常工作及客户信息管理,比如设置客户信息的分权限操作,对客户进行分级管理并定期回访等。

三、事后应急处置,追究相应责任。

(1)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若公司内部人员违反了竞业限制约定给贵公司造成损失的,可以向其主张赔偿责任。

(2)对于获取私单的同行业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就自身遭受的损害,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公司可以向监督检查部门检举对方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由相关行政部门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如果内部人员和同行业企业构成犯罪的,可以进行刑事控告,追究其刑事责任。

(3)对内部人员走私单行为的监督与管控,应注重日常工作中相关证据的收集和保存。在内部人员接私单行为发生后再收集,可能出现重要证据遗失、销毁的情形。如果证据不足,企业很难对内部人员接私单的行为进行追责。

文档

员工接私单,公司怎么办?

假如你是一家技术公司的负责人,公司的产品设计师在外面接私单,绕开公司为同行业企业提供设计服务或者直接联系客户提供设计服务,并从中获利,你要怎样做才能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律师回答。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事前防范,签订君子协定。公司务必和内部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或者另行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并向员工予以释明,以保证在出现这种情况时有法可依、有证可循。二、事中管控,防范于未然。将公司内部人员接私单的行为纳入公司规章制度,建立客户信息的管理机制。加强员工日常工作及客户信息管理,比如设置客户信息的分权限操作,对客户进行分级管理并定期回访等。三、事后应急处置,追究相应责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