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导致人死亡的责任包括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医疗事故罪的客观要件是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损害健康。这种行为违反规章制度和常规,可以是错误的诊断、错误的处方等。危害结果的大小是判断罪与非罪的标准,需要有司法解释。因果关系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
法律分析
一、医疗事故导致人死亡承担什么责任
1、医务人员过失造成患者死亡的,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五十五条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二、医疗事故罪客观要件
医疗事故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就诊人员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其身体健康的行为。
所谓严重不负责任,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违反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是构成医疗事故罪的必要条件之一。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方式既可以是作为,如医疗人员错误的诊断病情、开错处方、药师配错药等;也可以是不作为,如医务人员对危重病人不及时抢救或工作中擅离职守,致使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等。
危害结果的大小是衡量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和区分罪与非罪的客观标准,构成本罪在客观上必须要求发生了病人重伤或死亡的结果。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是指是指造成就诊人严重残疾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由于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直接涉及罪与非罪的界限,目前尚无准确规定,因此,应由有关司法机关尽快作出司法解释为宜。
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与就诊人死亡或身体健康严重受损的结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是在危害结果发生时使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
结语
医务人员在医疗事故中造成患者死亡,将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应受到行政处罚,医务人员可能面临刑事追责。医疗事故罪的客观要件包括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和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这种行为与患者死亡或严重伤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构成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对于医疗事故罪的界定,需要相关司法机关尽快作出明确解释。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九条 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