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立案通知书的通知方式和法院送达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立案通知书是内部文书,但办案机关应告知犯罪嫌疑人所触犯的罪名,并可以要求当事人领取。如果当事人不领取,法院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送达,如当面、邮寄、留置或公告送达。
法律分析
不会立即通知当事人的。这个一般都是公安局的人通知。
立案通知书,一般情况是内部文书。但是,办案机关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所触犯的罪名,可以要求看立案通知书。派出所立案,应将立案通知送达受害人或者报案人。
通常而言,法院立案后会先打电话要求当事人去法院领取。如当事人不领取的,法院会采取当面送达、邮寄送达、留置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送达。
拓展延伸
立案通知书的内容包括哪些?
立案通知书是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书,它标志着民事案件进入了诉讼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立案通知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案件基本情况:包括案件名称、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所、联系方式,以及诉讼标的、诉讼请求、诉讼理由等。
2.法院受理情况:包括案件是否受理、受理时间、受理法院等。
3.诉讼程序安排:包括法院审理的时间、地点、方式,以及当事人参加诉讼的方式等。
4.诉讼费用交纳情况:包括当事人应当交纳的诉讼费用数额、交纳方式等。
5.权利义务提示:包括当事人应当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诉讼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示等。
6.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法院对当事人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总之,立案通知书是民事诉讼中不可或缺的法律文书,它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院的审判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本文讲述了立案通知书的相关知识。一般情况下,立案通知书是内部文书,但办案机关应告知犯罪嫌疑人所触犯的罪名,并可以要求查看立案通知书。对于派出所立案的情况,应将立案通知送达受害人或报案人。法院立案后,当事人不领取时,法院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送达。总之,立案通知书对于案件处理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二章 受案范围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14修正):第六章 质疑与投诉 第五十六条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投诉后三十个工作日内,对投诉事项作出处理决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投诉人和与投诉事项有关的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