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般是通过人传人的方式进行传播,目前并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会传染猫的相关证据和说法,因此不必过分担心,家里的猫不用特殊处理。
当然,如果患者身体不适症状明显,不能很好地照顾猫,可以将家里的猫交给他人代养,患者可以更好的调养身体,促进疾病康复。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防护,出门戴好口罩,不要去人多密集的地方。要及时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能够在体内产生抗体,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如果主人新冠阳性宠物怎么办
如果主人新冠阳性宠物也是需要隔离的。
主人确诊得了新冠肺炎,家里的宠物不需要处理,因为现在没有根据说宠物可以得新冠肺炎和会传播新冠病毒。主人得了新冠肺炎,可能会把病毒带到宠物身上,在主人隔离期间,宠物也是需要隔离的,不要让宠物外出,不要让它接触其他人,就不会有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的可能。
养宠物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
养宠物能够缓解生活与工作压力,因为它们模样可爱,会时刻陪伴着主人,不离不弃。通过宠物结识许多爱宠物之士,这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过,养宠物后出行会变得麻烦起来。另外,宠物寿命一般较短,主人势必会经历生死离别。平时工作或生活感到压力的时候。
望向时刻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可爱宠物,这时任何不开心都会化为乌有。家庭喂养宠物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因为孩子在和宠物相处的过程中,会慢慢和宠物培养感情,建立友谊,懂得爱惜宠物,尊重生命。经常和宠物一起玩耍的孩子,会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阳了会传染给猫吗
阳性一般是指新冠抗体检测或核酸检测阳性的结果,那么阳性的患者可能会将病毒传染给猫,所以为了避免扩散传播,可以将人和宠物进行隔离处理。
虽然新冠主要的感染对象为人,但是新冠病毒也可以从人传播给动物,尤其是当动物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时,所以当新冠抗体检测或核酸检测阳性时,通常说明体内存在新冠病毒,那么生活在一起的猫受到感染的几率也随之增加。
所以为了保护宠物受到感染,与宠物密切接触的人群需要按要求及时注射疫苗,避免与家庭以外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接触。如果宠物在接触新冠病毒感染者之后出现了发热、咳嗽的症状,那么可以咨询兽医,告知相关信息,有助于提供远程医疗咨询或其他治疗方案。
阳性症状
部分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由于自身身体抵抗力比较强或者体内的病毒载量比较少,一般会表现为无症状,但通过核酸检测时,其结果为阳性。大部分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典型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咽喉肿痛、鼻塞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
主人得了新冠家中宠物怎么办
主人得了新冠家中宠物进行隔离。
主人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那么家中的狗狗也是有一定被感染几率的,为防止病毒的传播,建议及时将狗狗与主人隔离,并由专业人员对狗狗进行健康检测,等到狗狗不具传染性的时候,归还给主人。
如果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期间和狗狗有密切接触,那么狗狗也是会有被传染的可能的。建议及时将狗狗和主人隔离开,再由相关工作人员对狗狗进行及时的检测。
如果检测结果表明狗狗没有被感染,则可以将宠物送回家中,并求助社区志愿者或是亲友帮忙照看。或者在托管中心里的宠物们免费接受着志愿者们的悉心照料。
从大量的研究来看,宠物感染新冠更多是来自阳性的主人,即在传播链上是人传到宠物,是宠物面临被传染的风险,而不是宠物在威胁人。
即使宠物有被感染的风险,这仍可通过非伤害的措施来控制。例如,宠物感染研究中一般猫的感染率要高于狗,一个原因可能是宠物猫与人的近距离接触可能更多。感染者如果能在感染期间保持与宠物的距离,那么应该能减低将病毒传给宠物的风险。
家里人新冠阳性,宠物会怎么处理?
有关部门可能作为法律依据的是《动物防疫法》或《传染病防治法》。首先明确,患有新冠的宠物无法适用这两部法律。
先看《动物防疫法》。该法第31、32条规定,发生一类或二类动物疫病时,县级以上可以采取扑杀措施。不过,根据农业部《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新冠不在其中,因此不适用本条规定,即患新冠的动物不能依据该法被扑杀。即使适用,也应当按照该法第66条由给予补偿。这比较类似于征收你家的房子或者土地也要给予补偿。
再看《传染病防治法》。该法第42条规定,传染病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在必要时,报经上一级决定,可以采取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的措施并予以公告。
换句话说,依据本条的合法扑杀必须同时满足6个条件:
第一,必要。第二,扑杀行为由县级以上地方实施。第三,报经上一级决定。第四,拟被扑杀的动物已经染疫。第五,动物属于野生动物或家畜家禽。第六,对扑杀措施进行公告。
下面进行逐一拆解:
1. 必要
指没有其他合理措施可以替代扑杀的防疫效果。
2.由县级以上地方实施
扑杀措施应由县级以上实施。
3. 报经上一级决定
县级以上报经市级以上,再由市级或以上决定扑杀。也就是说,未经市级以上决定的扑杀涉嫌违法。
4. 拟被扑杀的动物已经染疫
以新冠为例,按照相关医疗指南,应当是新冠病毒检测配合临床症状甚至血清检测方能确诊。动物目前未见明确标准,不过仅仅是核酸检测肯定是不足以确诊的。不过,如果是一群动物染病,扑杀时似乎并不需要每一只都确诊。
5. 动物属于野生动物或家畜家禽
猫狗肯定是不属于野生动物和家禽了。至于是否是家畜,则要看农业部2020年公布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农业农村部制定这个目录的时候,参考国际惯例和民众呼声,明确没有将猫狗等伴侣动物列入其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里面主要是各个品种的猪牛羊鸡鸭鹅,还有鹿、水貂、鸵鸟、狐狸之类,总之没有猫,也没有狗。
6. 对扑杀措施进行公告
倒没明确规定必须在扑杀之前公告,但至少得在合理时间内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