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消化道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只是该途径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概率相对较小。
通常新冠病毒是通过新冠病毒携带者咳嗽、痰液、唾液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溅,空气中所含的新冠病毒等,传播到被感染者的呼吸道,导致被传播者感染新冠病毒。如果手触及了带有新冠病毒的物体,再去触及我们的口、鼻,也可以导致新冠病毒的传染。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动物。
一、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且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或者动物,传染源包括患者、隐染者、病毒携带者以及被感染的动物。传染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同一种传染病会有多种的传染途径。
易感人群是指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的人,这些人对病原体具有易感性。以现在流行的新冠病毒为例,它的传染源包括新冠病毒的患者以及携带病毒的隐染者。
二、传染途径
1、呼吸道传播:病原体存在于空气的飞沫或气溶胶中,易感者吸入获得感染,如麻疹、白喉、结核病、禽流感等。
2、消化道传染:病原体污染食物、水源、食具,易感者进食时可获得感染,如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等。
3、接触传播:易感者与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触时获得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和钩虫病等。伤口被污染可能患破伤风,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有可能获得感染,如麻疹、白喉、流行冒等、不洁的性接触,包括、多个性伴侣的异性恋及商业性行为,则可传播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淋病等。
4、虫媒传播:被病原体感染的吸血的节肢动物,如按蚊、人虱、鼠蚤、白蛉、硬蜱、恙螨等,在叮咬时可将病原体传染给易感者,可分别引起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莱姆病、等。
5、血液体液传播:病原体存在于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通过应用血制品或性接触等传播,如疟疾、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等。
6、垂直传播:又称为母婴传播,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如梅毒、弓形虫等。
三、易感动物
易感动物指对某种病原体高度易感暂未发病的健康动物。一般是指未接种过疫苗对某种疫病没有免疫力的动物,或是虽然以前经过免疫但目前机体内抗体滴度很低(低于保护力的临界线),起不到保护作用的动物。这两种情况下的鸡对某种病原体均处于没有免疫力,即高度易感的状态。
病毒传播方式有哪2种 有什么传播途径
病毒的传播方式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垂直传播主要指母婴传播,女性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间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幼儿,如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等。
病毒的传播途径具体如下:一、垂直传播:
主要指母婴传播,女性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间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幼儿,如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等。
二、水平传播:
1、呼吸道传播:病毒存在于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中,易感者吸入时可获得感染,如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
2、消化道传播:病毒污染食物、水源或食具,易感者进食时可获得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
3、接触传播: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均能够获得感染,如麻疹病毒、流感病毒等;
4、虫媒传播:是指被病毒感染的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时,把病原体传给易感者,如登革病毒等;
5、血液、体液传播:病毒存在于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通过应用血制品或性行为等方式传播,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6、医源性传播:是指在医疗工作中人为造成的某些传染病的传播,一类是指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检验措施时,由于使用器械受医护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的手污染而引起的传播,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另一类是药品或生物制品受污染而引起的传播,如输注第八因子引起的艾滋病。
传染传播包括以下三要素:1、传染源,传染源主要是指病毒携带者或者是病人。
2、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
3、易感人群,主要是指容易得某种传染病的人。
对于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而言,易感人群就是40岁以上的成年人,儿童较少见,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以及接触传播,预防传染病主要是从传播途径上想办法进行预防。
病毒的繁殖方式病毒是由自身的自我复制能力进行繁殖的。病毒没有细胞核,基本上是蛋白外壳,加上它的RNA或DNA的遗传物质。
病毒自身繁殖所需要的蛋白质,RNA或者DNA等物质是由宿主细胞提供,在进入宿主细胞时它会脱去自身的外壳,只注入遗传物质,在宿主细胞内用宿主细胞的线粒体等相关细胞器进行自身蛋白质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合成。直到复制达到一定数量,最终突破宿主细胞的细胞膜,从而形成更多的病毒。
新冠也能通过粪便传播,居家该如何进行防护?
要针对疑似病例和确诊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做好个人防护,要让他们使用单独的卫生间,在每次使用后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在病毒发作期,不食用农家肥的蔬菜水果。
1、注意隔离使用
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时,应格外重视个人与家庭成员的手卫生,同时尽可能避免与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
2、使用后消毒
如无单独卫生间,每次使用后可通过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的消毒剂,做好居家隔离消毒。
3、不食用农家肥蔬果
通过消化道排出的粪便进行传播,如果这些带病原体的大便,污染了手或者食物,那么就会病从口入,导致传染给其他人。如果农民用带有病毒、细菌的粪便给蔬菜施肥,在食用时蔬菜没有清洗干净,就可能会导致病毒、细菌入口。
扩展资料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勤洗手
包括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照护病人时;饭前便后;手脏时;在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2、主动防护
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并洗手。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避免触摸其眼、口、鼻。同时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开窗通风,环境清洁。
3、避免密切接触
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养殖或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生鲜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4、良好安全饮食习惯
将肉和蛋类彻底煮熟食用,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型冠状病毒,我们该怎么预防?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新冠病毒存在粪口传播!如何防范?
冷冻食品检测出新冠病毒还能吃吗
冷冻食品检测出新冠病毒还能吃吗
经过消毒等工作处理后能吃,理由如下:
1、从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只能表明食品外包装曾被病毒污染过,不代表病毒仍然具有活性。
2、冷冻食品在煮熟加工过程中已经灭活病毒;另一方面,新冠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同时人的胃酸也足够强大,能将其灭活。
所以冷冻食品检测出新冠病毒无需过分担心,正规渠道购买的正常冷冻食品,在做好消毒的前提下,公众可以放心食用,另外消费者处理食物时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食品安全五要素,即:保持清洁(勤洗手、厨房清洁)、生熟分开、彻底煮熟、安全温度储存、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料,不仅能预防食源性疾病,还能避免新冠病毒在食品链中发生交叉污染。
冷冻食品有病毒是否会感染到人
可能会通过接触传播感染到人。
新冠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以及接触传播,接触传播就像病人污染了门把手这类接触物体表面造成其他人感染,由于病毒可以长时间存活在冷冻食品的外包装,这样就构成了从业人员会反复持续的接触污染物品或物品表面,他们的手受污染以后就会引起接触发生的传播。
因此为了避免传播,需做好以下几点:
1、消毒处理
目前检测出的异样进口冷冻食品中,病毒大多存在于外包装上,因此只要注意对外包装进行处理,则可以有效避免新冠病毒的感染。同时还需定期对存放生鲜食物的冰箱进行清洁与消毒,避免病毒沾染到冰箱中,具体消毒方式可以是:用浓度75%以上的酒精进行擦拭,最好擦拭两遍以上。另外在食用前需要对生鲜进行处理,而此时,砧板、刀等厨具与生鲜进行了直接接触,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2、高温烹煮食用
在食用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妥当,尽量通过高温烹煮,杀死所有的病毒,在享受美味的同时,避免病毒的侵入;用餐的时候要尽量使用公筷公勺,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对于新鲜的冷链水果,如车厘子,建议购买车厘子时戴上手套,买回来将外包装用消毒酒精喷洒后再打开,吃的时候用点面粉,戴着手套搓洗一番,再用清水洗净,就可以放心吃了。
冷冻食品煮熟后会有新冠吗
不会。
新冠病毒对高温非常敏感,煮熟后加热的食物非常充分,即使食物真的感染了病毒,在熟透后病毒也早就被灭活了,而且科学数据表明,新冠病毒在70摄氏度或158华氏度的高温环境中,只能存活5分钟,之后就会失去传染性,而煮熟食物多需要达到100度,因此熟透的食物可以放心食用。
冠状病毒100℃水煮多久灭
用100℃开水消毒时,建议煮3-10分钟或者以上,这样才能够保证彻底的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虽然对热敏感,在56℃水中30分钟就可以被灭活。但是如果是100℃的开水,煮几秒钟,也有可能是不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的,建议新冠病毒开水消毒煮的时间延长一些为好。
另外除使用高温消毒的方法之外,也可以使用紫外线、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氯仿等,都可以有效灭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