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猫指南
怎样才能科学地喂养猫咪,让它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呢?每个铲屎官都有自己的方法。养猫咪就像养孩子一样,仅凭经验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科学的喂养方法。本文将分享如何科学地养猫,以确保猫咪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猫阶段是猫咪最关键的快速生长期,因此如何科学喂食尤为重要。幼猫阶段分为两个阶段,需要不同的喂食方式。
首先是从出生到2个月龄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喂食方式应该是少食多餐,每天至少喂养5-6次,每次使用20-30毫升的羊奶粉。控制猫咪的进食速度和小肚子的鼓涨程度,一般每次进食15-20毫升就足够了。大约2-3周后,可以用羊奶粉泡软幼猫奶糕,逐渐让猫咪适应干粮的消化和排便,然后逐渐将饮食转变为纯干粮。
接下来是从2个月龄到6个月龄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喂食方式应该从少食多餐转变为定时、定点、定量的喂食,每天喂养4次。铲屎官可以固定每天的进食时间,培养猫咪良好的定点进食和排便习惯,每顿的数量可以参考猫粮包装上的建议,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对于上班族来说,可能会有一些困扰,因为他们平时要上班忙于工作,家里没有人照顾猫咪。但实际上这不是问题,建议上班族可以这样喂食猫咪:
1)早上出门前喂一餐;2)出门前在定点处准备好一餐的量,让猫咪自己采食;3)回家后喂一顿;4)睡前准备一顿,让猫咪自己采食。
对于成猫而言,营养是最重要的。成猫的日常营养直接影响猫咪能够陪伴你的时间长度。成猫的饮食可以分为猫粮和饮水两个部分。
在选择猫粮时,可以参考美国饲料管理协会的数据分析结果,这些数据可以作为购买宠粮的参考依据。根据猫粮包装上的建议数量进行喂食,如果建议是每天的进食量,那么可以分成四餐喂养猫咪,切记不能让猫咪暴饮暴食或者喂食不足。
在饮水方面,铲屎官们一定要确保猫咪喜欢喝水。如果猫咪饮水不足,容易患上肾脏问题、尿路结石等慢性疾病。可以在猫咪吃饭的时候旁边备着水。
成猫的饮食建议是:每天定时定点喂养4餐;确保猫咪有充足的饮水;每周可以适当添加两次猫罐头,不要将罐头和猫粮混合喂食;每周使用两次化毛膏;每周使用两次益生菌(益生菌可以不必每天都吃,但不要过量)。
通过科学的喂养方法,我们可以确保我们的猫咪健康成长,与我们共度更长的时间。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最让猫咪伤心的4种铲屎官行为|你知道吗
最让猫咪伤心的4种铲屎官行为|你知道吗?
1、对别的猫咪好。
当猫咪和铲屎官相处久了,内心就会产生占有欲,认为主人只能是属于它的所以当它看到自己的主人在它的面前对别的猫咪亲昵,猫咪就会怀疑主人是不是不爱它了。
2、不让猫咪和你一起睡觉。
爱,是可以被感知的在猫咪的世界里,喜欢你就要和你一直在一起,也包括睡觉。如果你把它赶下床,甚至还关门,它最非常非常的难过~
3、让猫咪直立行走。
有些铲屎官觉得猫咪“拜拜手”的姿势很可爱,于是就训炼它像人一样站起来,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猫味身体结构和人不一样,后脚站立,身体重最都集中在脊柱上,会让它觉得很痛苦,严重的话还立伤害到猫味的脊柱。
4、长时间不理猫咪。
虽然猫味表面看起来非常高冷,但其实它的内心还是十分依赖铲屎官。并且情绪十分敏感如果长时间冷落猫味,也不知它互动,那猫咪就会认为你不再爱它,你有这样做过吗?
错误的养猫方式有哪些?
错误一 遛猫。很多人错误的以为养猫和养狗一样,以为猫和狗一样,都需要出去散步,于是便给猫猫绑上了牵引背带,生拉硬拽的带着它出去遛弯,猫猫的反抗,人们认为是不熟悉,以为习惯就好了,却并不考虑这种方式是否真的适合它。猫的确很喜欢散步,但是并不是以被遛的方式。猫是独行的狩猎动物,它会圈出属于自己的领地定期巡视。
我们带着狗狗出门,可以拉着牵引背带,按照我们定好的路线行走,如果你要与猫同行,则要按照猫的路线行,当然很多的时候,猫猫走的路我们走不了,但当我们跟她示意以后,它会选择更好的路线,猫咪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们不喜欢被束缚,对它来说束缚是不能接受的。如果你一定要锁住它,那么一定要对它温柔一些,让她慢慢的接受,第一次束缚的时候,时间不宜过长,并且要配以美食的,循序渐进的让猫咪接受并适应它。对于是否有遛猫的必要,还要看猫的品种,有些猫个性慵懒,喜欢宅在家,不喜欢出门,对于这样的猫,我们就无需一定要带它出去,它高兴就好。
错误二 猫有九条命,摔不死。有话说猫有九条命,是摔不死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由于对这种说法的错误理解,很多人对猫咪的安全重视度不够。猫并不是摔不死的只不过是相对于人来说,从高处落下,猫的生存几率会更高一些,这要得益于猫猫发达的平衡系统和完善的机体保护能力。
猫从普通的高处落下,成活率是90%,如果用高楼作比较,也就是从三楼跃下,成活的几率是90%,七楼是最危险的楼层,过了七楼生还几率又会稍高,这是因为高度够的话猫有时间调整姿态提高生还的可能,但是,受伤骨折的可能非常之大,所以三楼以上的用户窗子一定要关严,或者在安装网,以防止猫从窗台跳下,对其造成伤害。
错误三 喝奶。我们都知道牛奶中的营养非常丰富,错误的以为它们最喜欢喝的就是牛奶,其实并非如此。牛奶并不是猫咪的必需品,可以偶尔食用,但切不可经常喝。食用牛奶会刺激猫咪的肠胃导致腹泻,有些人可能会提出疑问,小猫不也是吃奶长大的吗?为什么就不能喝了呢?这是因为猫奶和牛的奶成分是不一样的,对它身体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牛奶或的奶对猫咪来说并不是最佳的选择。如果一定要给它喝奶,最好是选择适合它的猫奶粉。
误区四 猫很懒。人们总是用“懒”来形容猫,其实并不是每一种猫都很懒,由于猫品种的不同,个性也不尽相同,比如加菲猫,它就是生性慵懒,不喜欢动,喜欢睡觉。而德文卷毛的个性则是很活泼,即便是成年以后,也依然像个小孩一样喜欢玩耍
饲养猫咪的五大误区,你避开了几条?
猫咪活泼好动、爱粘人,成为了当下比较受欢迎的宠物之一。有的人准备齐全、了解充分地接了猫猫回家,而有的人却因一时兴起冲动地买了猫咪,不管什么原因都算踏入了铲屎官这一行列。可是你知道怎样正确饲养猫咪吗?以下这五大误区,你能避开几条呢?
误区一、喂猫咪喝牛奶很多主人把猫咪接回来的时候大多都是幼猫,于是想喂它喝点牛奶补充营养,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为 大多数猫咪都有乳糖不耐症,无法消化和吸收纯牛奶,容易导致其胃部不适、呕吐或拉稀。建议给猫咪喝羊奶粉会更好。
误区二、猫咪不可训练其实猫和狗一样是可以训练的,不过大多数人都太宠猫咪了,又不太了解怎么训练猫。没有训练猫咪容易抓咬家里的家具,还会把自己当老大,所以很多主人会有“不是自己养了猫做宠物,而是猫养了自己做宠物”的感觉。
训练猫咪能使你更容易控制和管理其行为,建议主人最好在猫咪4月龄的时候进行训练,如果有可吃的奖赏食物,猫咪会很乐意训练学习。猫咪饥饿时学习效果最佳,餐前是最理想的训练时间。在训练过程中,你要将奖赏食物分成小份,如果太急于给猫咪过多食物会使其不再感觉饥饿而失去训练兴趣。
误区三、猫吃太多鱼猫咪对蛋白质有很高的要求,鱼类中的高蛋白含量也能很好的满足猫咪。长期只吃鱼的话会导致猫咪营养不平衡,鱼所含有的营养会过多,而鱼不含的营养就少得可怜,例如钙、磷的摄入比例无法保证,这些都会影响猫猫健康。
误区四、猫咪都喜欢猫薄荷由于富含芳香精油,猫薄荷只需被轻微地触碰就会散发浓烈而复杂的香味,每当猫闻到这种味道,或会变得异常兴奋并四处打滚;或会对猫薄荷开心地吃上几口,还有的则会眯上眼睛变得异常陶醉...实际上,只有50%~75%的猫喜欢猫薄荷,猫薄荷甚至还可能会让某些猫变得富有攻击性。
误区五、喂猫吃人食很多时候主人在吃饭的时候会随手喂给猫咪一些饭菜,这样是不好的,猫咪需要的蛋白质比人类高,长期吃人类的食物会造成营养不良。
听说笼子养喵会把猫养残?
为什么猫咪不能放在笼子里饲养呢?
你一定不止一次听说养宠专家的警告:“千万不要长期把喵星人放在笼子里饲养”。
但每次经过宠物店的时候喵星人都是关在笼子里的呀,也没有放出来奔跑过。怎么回到家之后就不能关在笼子饲养了呢?
眼见不一定是事实,你路过宠物店的时候看到的只是喵星人被关在漂亮的笼子里。
然而,每个宠物店都会有规定的时间让喵星人外出自由活动的时间。跟家庭饲养相比,宠物店条件有限。养宠专家表示,家庭饲养喵星人应该散养。
为什么要散养呢?
猫咪先祖起源野外,是个喜爱独居动物,不喜欢被约束,自由自在惯了。被笼子圈养起来会导致猫咪丧失天生遗传的野性,其身体自然发展。
更严重的会导致喵星人身体素质变差,体弱多病。
笼养的危害
如果让你长期待在一个房间里你会不会精神奔溃?把猫咪长时间笼养对它的危害是很大的。
主人去上班后害怕猫咪在家有危险,短时间笼养,在这段时间内会让喵星人感到失落恐惧和极度无聊。
长时间的笼养是非常不科学的,会诱发猫咪心理疾病,导致猫咪性格狂躁、攻击性变强等,同时也会破坏猫咪的卫生习惯,进而导致患有皮肤或其他身体疾病。
笼养这样的方式不仅对猫咪有点残忍,还会破坏猫咪和主人之间亲密的感情。
科学笼养,健康成长
对于很多铲屎官来说都不愿意让主子在笼子里成长,但有时候又迫不得已需要把猫咪放在笼子里饲养一段时间。
需要短期笼养的猫咪,铲屎官需要保持笼子环境科学。猫咪的笼子不能放在光线强烈的地方,但又要保持有光线。
笼子内要保持干净整洁,笼子不能密封,里面最好放些垫子、玩具之类的,活动空间能让猫咪自由行动。
很多人说,把猫咪关在笼子里饲养可以教育猫咪。铲屎官因为猫咪调皮咬坏家具便把喵星人关进“小黑屋”,惩罚。
但切记不要因为“犯错”长时间把它关在笼子里饲养,因为喵星人会认为你在它。
如果你已经是资深铲屎官,可以酌情使用笼子,但千万不要滥用,很伤感情啊!要让喵星人释放它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