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护理手册:如何照顾人类
人类是受我们猫咪照顾的笨拙动物,他们在生活中需要我们的提醒和帮助。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到人类家中照顾他们,那么请先阅读这本猫咪护理手册。
1. 互相观察:刚开始时,保持一定距离观察人类,以便他们感到安心。
2. 磨蹭人类的脚:人类的脚容易疲劳,我们可以用身体磨蹭他们的脚,帮助他们消除疲劳和紧张情绪。
3. 玩耍时间:在消除脚部疲劳之后,可以借给人类一些玩具,但不要立刻扑过去和他们一起玩耍,保持一点悬念会让他们更加有趣。
4. 示范狩猎技巧:人类对狩猎不太擅长,我们可以时不时地在他们面前示范一些狩猎技巧,看他们是否能学到一些。
5. 饭后放松:在饭后,人类喜欢摸我们的毛绒绒身体,我们可以让他们摸摸,同时发出呼嚕嚕的声音,提高疗愈效果。
6. 翻肚子示好:为了让人类知道我们把他们当成朋友,可以翻过肚子给他们看,表达友善之意。
7. 自由活动时间:不要让活动排满,给人类自由的时间去做他们喜欢的事情,我们可以休息、晒太阳或理毛。
8. 注意人类的无聊:如果发现人类开始玩手机等无聊的活动,表示自由活动时间太长了,需要提醒他们结束。
9. 互动中抱一抱:如果你喜欢这个人类,可以适时地让他们抱你,这样他们会知道你对他们有好感。
10. 帮助睡眠:作为负责任的猫咪,我们要让人类的床变得舒适,可以在睡觉前帮他们把床弄暖或踏平被子。
11. 温馨早安:早上可以用鼻头轻触人类,给他们一个早安吻,表示我们的爱意,同时也能帮助他们迅速起床。
12. 送礼物:人类不擅长狩猎,除了示范技巧,我们也可以偶尔抓些小鸟或老鼠送给他们,让他们体验狩猎的乐趣。
如果你按照这本猫咪护理手册的指导去照顾人类,他们应该会很开心。虽然一开始可能会遇到困难,但不要灰心,不能随便放弃或离开人类的家,他们会非常伤心的。作为有道德良知的猫咪,我们要时刻记住,如果爱他们就不应该弃养他们。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大家都知道有抚慰犬,那么你知道猫咪也可以抚慰人类吗?可以分享一下你被猫咪抚慰的经历吗?
你永远别想征服一只猫。
它会求食,不合胃口也会走掉。它会撒娇,也能没来由地戛然而逃。你们之间的亲密程度取决于它的心情,而它的心情又完全不可捉摸。但是一夜之间,猫忽然成了治愈都市孤独症的最佳疗药——根据《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显示,2018年,中国的猫主人数量达到2258万,与养狗人数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且年轻人更倾向于养猫。
人不必时刻照看,却能时刻从猫身上获得抚慰。不管多晚,不管多累,只要回家,你的猫就在等你——或许,这就是越来越多人选择养猫、迷恋吸猫的原因。花哥与猫的缘分始于8年前,做设计师的他无意中收养了一只小猫,并因此迷上了拍摄猫咪,直到「每天睁眼就想着去哪里拍猫,睡前想着拍到了什么猫,连梦里都是猫」,他索性辞职专心拍猫。
如今,他的电脑硬盘里攒下了三万多张猫的图片。这些「猫片」来自全国20多个城市,上海弄堂,北京胡同,杭州西湖边,广州榕树下——只要有猫的地方,就有花哥的镜头和足迹。「猫咪一无所有,为什么能给人类安慰?」——这是花哥在拍猫的过程中一直想要寻找的答案。他说,如果有机会,自己希望变成一只橘猫,吃饱就睡,睡醒就吃。以下是花哥的自述,以及他镜头中的猫——我是个猫咪摄影师,专职拍猫的。2018年正式把这件事当成事业之前,我已经陆续拍了六年猫咪的照片。我走过了上海大大小小的公园和店铺,街巷和楼群,去寻找那些流浪或者定居在路边的喵呜朋友——这种走街串巷的小猫,是我拍摄的主要对象。我喜欢自然状态下自由生长的小猫,感觉它们身上更有勃勃的生命力。
有些事情慢慢变成了习惯。比如,我每到一个陌生的新地方,就会先四下张望找猫。猫确实是需要用「找」的。它们有点儿像隐匿在弄堂里的秘密主人,不会在固定的时间露面,神猫见首不见尾。但是总会摸到一点点规律,比如屋顶、车底、店铺的角落,只要足够耐心,总能等到猫咪的到来。可能先是一个毛茸茸的小耳朵。很轻,很慢。从墙根后面探出来,可能有一瞥仓促的对视,又很快缩回去。也可能是一只犹犹豫豫的小爪子,一根飘忽的尾巴。但是更多时候,是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的一道影子,嗖得一下,闪到昏暗的夜色里。看到那只「带鱼小偷」之后,我有点想变成一只猫——不是养在家里吃猫粮的宠物猫,而是游走在上海弄堂里、吃百家饭、喝路边水,高兴了一跃飞到对面屋顶,不想动了就憨卧街角的——街猫。「带鱼小偷」就是一只普通的狸花田园猫。我第一次拍到它时,它刚出生没几个月,还是个小奶猫,我拍到过它们一家三口。那是一张温馨又简单的照片,中间是狸花猫妈妈,左边是她的橘猫小宝,右边就是我后来拍到的带鱼小偷。
「带鱼小偷」一家三口
2017年年末,我重回那条小巷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怀着一点愿望,想再看看能不能遇得到它们仨。如果可以,我想记录下来它们长大的样子。那天白天,我又见到了那只狸花小猫。它已经不再是小奶猫的样子了,但仍然能从眉眼中辨别出来,是我拍过的老伙计。它们两个缩在车底的一侧,一只猫嘴边是一条带鱼。
偷带鱼的猫
哪里来的带鱼?看到这么生动的场景,我在想出答案之前先按下了快门,算是留下了小猫的「罪证」。旁边里弄的阿姨发现了小猫叼走带鱼,好笑地往这边走,小橘猫马上飞奔溜掉了,小狸花叼起一条鱼,飞身上墙,一溜儿走掉,留阿姨站在下面,笑说它,「伊结棍了嘛!」(「它厉害了呀!」)当时我激动地一阵盲拍,也只抓到了它的半截身体和鱼的尾巴,所幸,拍到了它叼着鱼离开的瞬间。这张狸花小猫偷鱼吃的画面,从此成了我珍藏的「猫片」之一。每次看到,我都会羡慕它那股子野性又自在的劲儿,自己也想去做一只猫。其实,开始拍摄猫咪之前,我对猫没有感觉。不会特别喜欢,当然也不讨厌。真正开启我爱猫之门的,是一只叫雪白的猫妈妈。雪白这个名字也是我起的,因为它浑身雪白。第一次见到雪白,是在2012年冬天,那时候它只是路过单位办公区门口的一只流浪猫,毛脏脏的,眼睛亮亮的。我正好出门倒垃圾,听到它喵喵地叫。雪白那时候大着肚子,已经怀了小猫。我找来一块酥皮月饼,掰碎了放在地上。她真的过来,把月饼吃掉了。我给雪白找了个纸箱子,做了个窝,希望它冷的时候可以住进去。神奇的事情发生在几天后。雪白竟然带回来两只小猫,一只和妈妈一样浑身纯白,另一只是黑色的身体,白色爪子,像个黑猫探长。我给小猫们起了名字,又找来一个纸箱,它们就算是正式住下了。
花哥镜头下的小猫
当时我的职业是设计师,时常会拍一些人文或者风光的图片。三只小猫定居之后,我自然经常把镜头对准它们。园区里也有其他的流浪猫,有了雪白一家,喜欢小猫的同事们和我一起众筹了许多猫粮,够它们吃一年。喂小猫的时候,我们就在路边撒上一排,其他流浪猫也会聚拢了来吃。把猫放到镜头下之后,真的会发现它们不一样的美。不同的小猫就像是不同的女孩子, 有的优雅,有的俏皮。不知不觉的,我的相机卡逐渐被猫片攻占,猫咪越拍越多。感受到拍猫的快乐,我开始把镜头对准上海弄堂里的街猫。一开始完全没有经验,每天只是随便转转,有时候两三万步走下来,只能拍到几只猫。但是晚上回到家中,看到照片上猫咪的表情,又觉得这一天的路没有白走。
更有成就感的事儿是,我拍猫的照片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之前在网上更新一些图片,大多是几个朋友点赞,不温不火。可是有次我把小猫放进花盆里,拍了一张花盆猫的图,第二天回头一看,300多个赞。那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我扫街更勤了,一到下班时间,腿上的找猫发条就会被迅速拧紧,催着我一刻不停地去拍摄猫咪。渐渐地,我也发现了猫咪在这个城市里游荡的规律。有些猫白天很难看到,晚上就会出门;一天不同时段去同一个地方,会发现不同的猫咪;拿一根树枝子跟猫玩,它们随时能腾空而起,做出各种迪斯科一样的动作;如果随身带着猫粮和猫薄荷,那么大部分猫将变得容易亲近。
因为拍猫,变化也在我身上慢慢发生。我本来是个比较宅的人,不太好意思跟陌生人开口讲话。但是有时候为了拍猫,不得不征求猫主人的同意,「阿姨,猫猫好可爱,我可以拍下一勿啦?」猫主人通常都会笑眯眯地答应下来,还会喊猫猫一起看镜头。猫成了人和人打招呼的最佳介质,很多水果铺和小卖店会养着不同的猫咪,我也成了那些地方的常客。
真正准备全职拍猫,不是一个脑袋一热的决定。刚刚成为设计师的时候,我总是把不上班的时间花在看优秀的设计、攒新鲜的素材上。设计本身使我快乐。但自从入了拍猫的坑,我好像着了拍猫的魔。收养雪白之后,因为它住在单位,我总想多加一会儿班,多陪它们一小会儿。后来把猫带回家里,我又着急早点回家,怕它们在家等得太久。出去拍猫的时候,很多喜欢亲近人的猫咪会走近我,我可以伸手摸到它们的小脑袋——于是,拍摄的题材又多了一种,摸头杀。我还专门买了广角镜头,用来拍这些黏人的小猫。跟人相处久了,猫身上也会带着人的气息。各地的猫风格迥异。公园的流浪猫大多胆小,店铺里的老板猫都很霸气。上海弄堂里的房子高,猫也悠哉,喜欢街边一呆;北京胡同里的平房矮,猫就侠气,爱好飞檐走壁;广州的猫很有生活气,走在菜市场里左顾右盼,最懂浪漫。
书店里的猫
大多数时候,人对猫的寄望常常是出于自己的想象。比如在北京广济寺里的小猫咪,因为久居寺庙,浑身笼罩着佛性,它们和那些焦虑的信徒大不同,总在安闲地晒自己的太阳。有的跃上佛龛,呼呼大睡,有的在大堂里伸懒腰,慵懒自得。有一次,我亲眼见到一只小猫,和大殿里跪拜着的人一起「礼佛」,旁边修行的居士都觉得它很有灵气,「你看你看,它也会给佛磕头」,但是实际上,那只猫咪只是懒洋洋地伸了一个舒服的懒腰。不论它是不是真的在拜佛,我都觉得猫比人更加接近佛。它们总是在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喝水的时候喝水,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奔跑的时候奔跑,而人类心中想要的东西太多,没有猫那么专注和享受。
寺庙里的猫
2017年10月,我办了半年停薪留职,开始把时间都花在拍猫上,每天睁眼就想着去哪里拍猫,睡前想着拍到了什么猫,连梦里都是猫。辞职的决定变得自然而然,我向猫学习,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了。真正把精力完全投入在拍猫上之后,我的猫咪知识也逐渐丰富了起来。原来仅仅是普通的中华田园猫,就有那么多种浪漫的叫法。白猫背上一点黑,叫做将军挂印;黑猫尾巴上一点白,叫做墨玉垂珠;黑猫蹄子上四处白,是踏雪寻梅;如果连肚子上也是白色,那就是乌云盖雪。除了按照毛色分类,我还把猫咪打上了各种不同的标签。寺庙猫、高校猫、办公室猫,是单眼还是异瞳,是相亲相爱一家子还是独来独往一只猫。几年下来,我积攒了两万多张猫片,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分类和修图,都经常可以忙上整整一天。
现在,想拥有完全负能量的一天太容易了。猪肉涨价了,房子跌价了,明星出轨了,手机又弹出暴力事件的新闻。看看银行卡的余额,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工作。每个人活得很丧,生活这只巨兽,压得每个人喘不过气来。可是,当我走进一条满是猫咪的弄堂,时间的节奏好像忽然就慢了下来。弄堂里的人和猫咪仿佛不受外面喧嚣世界的影响,人喝着茶,猫晒着太阳,一切不疾不徐,好像就该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我整个人会一下子放松下来。我想,这也是最近这些年养猫的人越来越多的原因。最近几年,我明显感觉到猫咪的IP变得火了起来。最直观的是各种影视剧,你已经很难不在一部商业电影中找到猫的特写了。《转山》啊,《罗曼蒂克消亡史》啊,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主角就是黑猫。至于微博中那些白茶和吾皇、日食记里的酥饼大人这些猫咪形象,更是俘获了很多人的心。我的微博粉丝也在不断增长,我想,我大概是幸运的,在一个撸猫盛行的时代,正好选择了对的位置。
拍猫的过程中,感动常常来自不经意间。前年夏天,有记者想要采访我,陪我一起扫街找猫。一群厨师和服务员在过了饭点儿的时间吃饭,一只店里的三花猫跳上了凳子,也跟着伸长脖子。戴白色厨师帽的大姐看到它,笑吟吟夹了一块肉递给它,小家伙低头准备吃的时候,被我刚好抓拍下来。这种镜头可遇而不可求,很多时候,好多次的等待和失望,才能换来一次好运。有时候,我全副武装地背着三个相机,满当当的猫粮和猫薄荷,走半天也遇不上一张好照片,可是就再转一下下一个街角,常常就会有惊喜的收获。像这样人和猫和谐相处的照片还有很多。但有的时候,我也会遇到城市里被捕的猫咪。有次在巷子里找猫的时候,一位阿姨很警觉地看着我手中的相机,问我到底想做什么。她常年在弄堂里喂猫,遇到过不少拍照踩点的猫贩子。
她把我当成了他们的同类,我解释了半天,才得到信任。后来,阿姨告诉我,她曾经丢过几只小猫,喂食的时候发现不见了。她就跟着那些来拍照的人一直走,去他们的住处吵架,最终竟然真的把自己常喂的小猫带了回来。对她来说,那些小猫就像是她的孩子。我也真的见到过被关在笼子里的猫,几天之后再去,有人说已经被吃掉了。在一些城市,真的有人去吃猫。在那以后我养成了另外一个习惯,再也不在街边的摊位上吃肉串了,因为不知道那是不是又是一只不幸被捕住的猫咪。我开始注意隐蔽猫咪的位置信息,通常不会告诉陌生人它们来自什么地方,也试着发布一些图片,请附近的人领养投喂。拍了这么多猫咪,能够为它们稍微做一点事情,心里更觉得安慰。猫咪一无所有,为何能给人类安慰?有时候,我脑袋里也会冒出这个问题。我的每张猫片发出来,都会吸引一大波粉丝聚众云吸,有人留言说,忙了一天,累到虚脱,看到猫猫的眼神,一下子满血复活了。也有人刚被老板一顿臭骂,觉得生无可恋,却被我拍的猫咪治愈。
有科学论证,猫咪控制人类是靠着它们萌萌的头身比,能够激起人的母性。也有人说,猫像情人,最能满足人的征服欲。可我觉得,猫咪更像是一个小型精神避难所,可以容压抑的现代人在里面喘口气,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类也成了心甘情愿的铲屎官。现在我的家里也有两只小猫,都是我收养的中华田园猫。大猫叫做,跟我一点也不亲,倒是经常要小心他挠我。小的三花倒是柔软的多,是一只非常喜欢叫的小话痨,最喜欢招惹玩。最近几年,我常年在外面拍猫,两只猫咪早就托付给爸爸妈妈照顾了。有时候回到家里,并不会跑出来迎接,只是像个陌生人一样探探头,看我一眼,表示知道我回家了。倒是在面对我爸的时候,它总是表现得格外黏人和亲昵。有时候会狩猎。它一个夏天可以抓到很多只壁虎,然后叼到卫生间找我妈邀功。我妈把壁虎扫走,它就会上蹿下跳地寻找战利品。有时候我爸在家里坐着看电视,就会一跃而上,坐在他的腿上,呼噜着睡着。
花哥家的「」
有了和小三花的陪伴,爸爸和妈妈的生活中有了很多温馨的瞬间。每次我回家,妈妈都会跟我碎碎讲,自己会开门了,又叼了壁虎进家了,晚上不肯睡,一定要打开电褥子才进窝……我修着外面拍回来的猫片,在我屋外探头探脑,它知道,有人回了家,这间总是锁着的房门又可以打得开了。我们一家人,早已经习惯了有猫咪陪伴在身边的生活。它们的距离感刚刚好,你不理它的时候,它会来撩你。你要抱它的时候,它又从来不轻易给抱。如果让我选,我还是想做一只猫——
就做橘猫吧,因为——胖呀。
为什么猫咪舔毛代表“想做你大哥”?
这是猫咪认可对方的一种方式,而且有时候猫咪不只会替自己毛,有时候甚至还会尝试着帮主人“毛”… 那么,猫咪的这种行为,包含了哪几种含义呢?
1. 你是想和你增进感情
就像猴子猩猩间理毛建立感情一样,猫咪会帮彼此理毛,来建立感情。
就算是上了年纪喜欢独自生活的老猫也偶尔会帮其他的猫理毛,它们通常会替对方自己很难到的地方像是头顶、脖子后以及耳朵。通过互相理毛的方式它们能够交换彼此的气味,进而增加和对方的感情。
2.信任你
如果猫咪愿意帮你毛,代表它在你身边很放松、很安全,你是它最信任的人类。
3. 想照顾你
如果猫咪帮你毛,代表它把你当成小猫一样在照顾,不管你愿不愿意就是要帮你一下,就像霸道总裁那样。
4. 焦虑
有些猫感到焦虑时它们会通过毛来缓解不安,有些甚至会其他的物品像是毛毯、被子或是主人的皮肤来缓解他们的焦虑。
但是呢,因为猫主子的舌头上布满倒刺,用于理他们的毛发当然很合适,但对于我们稚嫩的皮肤,可是有点过于粗糙了。
要怎么让猫咪停止我呢?
1. 让它分心
当猫咪准备开始你时一定会有征兆,注意这些征兆并在它准备开始时拿出玩具或小零食来让它分心
2. 有点耐心
要让已经养成习惯的猫咪改掉这个习惯并不容易,你必须要有耐心并且温柔地告诉不可以这么做。切忌处罚或大声责骂,这样会让猫咪害怕你而非理解你。
怎么跟猫咪表示友好?
1、经常轻轻搂抱猫咪,让猫咪熟悉主人的气味。
2、经常温柔猫咪身体,呼唤它的名字,让猫咪熟悉主人的声音。
3、带着猫咪到新家的每个角落,熟悉到处都有主人的味道。
4、家里放些猫咪兴奋的植物,比如猫草,或是让猫咪喜欢的小玩具,尤其是能动的。
5、房间里设置一个垃圾箱,提供猫咪便便。垃圾箱的设置最好是没有遮盖物的。
5、猫咪吃东西的时候与猫咪沟通交流。
当猫咪在吃东西的时候,用手慢慢靠近它的额头,慢慢轻轻的,可能开始的时候,在吃食物时候会出现躲闪或生气的现象,但是不要着急,先熟悉了,在靠近。反复几次在猫咪吃食物的时候,慢慢靠近,即可成功。
6、猫咪玩耍的时候的与猫咪沟通交流。猫咪在玩耍时候是精力最集中的时候,很专心和你玩耍。
扩展资料
猫通人性,也会将心比心。以下是猫咪对你友好表示方式。
1、翘尾巴。
猫咪对你翘尾巴是对你非常有兴趣、非常友好表现。如果尾巴尖还是有那么一点弯曲掉下来的,那它可能还有一点点保留。但如果尾巴是完全直立的,尖端一点弯曲都没有,说明它对你毫无防备,表示它很高兴见到你,或者对你有所期待,比如说和你玩或者嘴馋了。
2、呼噜噜。
猫咪会从喉咙里发出一种呼噜呼噜的声音,这种声音是与生俱来的,它们用这种声音向猫妈妈发出“我很好”的信号,而猫妈妈则会对没有发出这种呼噜声的小猫特别关照。猫咪长大后在特别舒服惬意,开心放松的时候就会发出这种呼噜声。
猫咪生气的时候也会发出呼呼声,但非常好分辨。生气的呼呼是张开嘴巴的,很多时候嘴型呈O状,发出不规则的连续的低吼,身体蜷缩,非常警戒。而舒服的呼噜都是闭着嘴就能发出的。
3、亮肚子。
猫咪的肚子是它极其敏感身体部位,但它往往在睡觉的时候看到你走过来,轻轻对你哼一声,然后打一个滚伸个懒腰,把长长的肚子亮出来给你看,这时候它是在说,好舒服呀,你来摸摸我的肚子吧!这时你去它的肚子,它多半会发出呼噜噜的声音来回应你。
4、蹭蹭你。
猫咪用头蹭你是想把气味留给你,这是一种接受你、认同你、与你成为好朋友的友善表现。猫咪绝不会用头去蹭还存有戒心或害怕的人。同时它们也喜欢用尾巴蹭人,因为它们散发气味的腺体除了头部两侧,在尾巴根部也有。
5、人的头发,钻人的被窝。
猫喜欢人的头发,钻人的被窝的行为,以及听到主人从外面回来就在门后等待,包括喜欢和你玩,这些都是猫咪对人友好的表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宠物猫
小猫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猫的生活习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首先猫咪是夜行动物,喜欢在白天睡觉夜间活动和进食。
2、猫咪爱干净,会经常用舌头舐被毛和爪子来清洁身体,大小便后会主动掩埋好。所以主人要注意猫咪生活环境的卫生。
3、猫咪是独居动物,具有较强领地意识,养猫咪时家里不可随意带入陌生猫咪,以免发生打架撕咬事故。
4、大部分猫咪怕水,洗澡时可能会很有难度,要做好猫咪保定工作,以免给主人造成伤害。
5、猫咪黏人,喜欢和人玩耍,主人每天要抽时间来陪伴它,也可以准备小玩具让它自己玩耍。